文/郭 建
纷繁复杂的行政审批,一向是企业和群众怨言较多的地方。推进行政审批提速、效能提高、服务提质,是政府的一贯追求。而在上级政府放权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下级政府如何承接好、履行好上级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直接关系到放权实效和群众的满意度。在这方面,镇江新区积极作为,进行了不少研究与探索,同时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首先,由“前置审批”转向“审批监管”。新一轮简政放权后,镇江新区共有许可、审批、确认和其他类权限事项406项,成为江苏省拥有自主许可审批权限最多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权力与责任相伴产生,更多的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把这些权力落实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倒逼我们创新理念、路径和举措。在顶层设计上,我们按照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和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运行机制必须创新,同步跟上,弱化审批,强化监管;在硬件建设上,确保有“接得住”的载体,具体实践中一般要高标准建设集综合行政审批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来承接下放的行政权力;在软件建设上,审批理念、审批模式必须转型,推动审批由传统的前置审批向审批监管转变,实施“三集中”,即将机关部门内原来分散在各个科室的行政审批权向一个科室相对集中,将已经集中的行政审批权向部门驻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窗口代表集中,将审批职能科室和工作人员向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窗口集中。只有这样,审批的集中度、时效性和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
其次,由“串联审批”转向“联办会审”。以往,行政审批习惯采取“串联审批”的工作模式,审批流程长、涉及部门多、材料繁琐等让很多项目单位陷入“拉锯战”中。为解决这一问题,优化权力内外部流程,必须解决“串联审批”的现实困境,而联办会审则是审批实践过程中应对这一困境的有效办法。在审批导向上,注意把握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减少申报材料、控减相关收费、提高办事效率等原则;在审批程序上,实行企业申请、窗口受理、填表登记、抄告审批、限时完成、打包收费、反馈通报等“七步工作法”;在审批事项上,注重分类会审,对联办事项进行并联审批、对重大项目联合预审提前介入、对批办项目特事特办,一方面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另一方面又“减负瘦身”,简化了项目审批程序,挤出审批时间的水分,切实做到了便民便企、服务群众。
再次,由“要我服务”转向“我要服务”。关于如何提高行政审批服务的满意度方面,要思考和把握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服务的能动性问题。要改坐审服务为上门服务,坚持和完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员网络,充分发挥代办员“业务熟、人头熟、环境熟”等优势,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切实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二是服务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服务主要解决服务的科学、规范、简明、精确、透明等具体方面,可通过开展电话回访、短信服务、设计“项目服务提示单”、印制“温馨提示卡”、提供各类标准范本、刻制办事光盘、实行“一表制”服务、制作“中介服务机构信息表”等方面进行。通过印发办事流程、办事指南、投资企业主要收费项目指南、扎口收费管理办法、涉企收费项目和标准等,确保公开透明操作。三是服务的评议问题。我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及网民代表对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机关部门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纳入考核,并予以公示。同时,聘请百名“啄木鸟”和“观察家”,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和群众,对行政审批内容、流程、标准、质量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并将征求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分解到部门单位,明确解决问题的办法、举措、时限和责任人。
(作者系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