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 青
大象是津巴布韦人民很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津巴布韦,大象原本属于全体国民,村民仅仅通过向观看大象的游客收费来获得收入,但越来越多的偷猎行为致使大象的数量持续下降,到1979年全国大象仅剩下2万头。
后来,津巴布韦提出了保护大象的新方法,即实行产权分配政策,把大象分给村民,并且允许人们向那些捕杀大象的猎人收费。尽管这种办法不断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质疑,但新政策的效用却是极其明显的。整个80年代,非洲大象的数量由于偷猎行为猖獗下降了一半,唯独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一直在上升,到1989年,总数已经达到6.8万头。原本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村民,已经用大象赚来的钱修建了学校和医疗站。
新方法实施后人们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地关心大象,他们希望大象越多越好,这样就能够向游人们收取更多的费用,于是他们积极地为大象留出生存地带,并配合警察阻止那些企图获得象牙的偷猎者。
对动物保护组织而言,偷猎和捕猎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因为无论如何,结局都是大象被杀死了。可经济学家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偷猎者会拼命地捕杀他所遇到的每一头大象,而对村民而言,猎杀大象只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短期致富方式。一旦大象的所有权归村子所有,而不是归国家,人们保护大象的积极性会明显地提高,村民们愿意从活着的大象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不愿无助地面对死掉的大象。
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共有地的悲剧”就是指没有人对公共资源负责而导致无效率。经济学家找到了避免共有地悲剧的办法:将共有产权变更为私有产权,这会鼓励更明智的管理。如果产权被明晰地界定,且所有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资源的利用效率显然会更高。津巴布韦保护大象的新方法正暗合了这个道理。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