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江苏对外开放动态比较优势
《经济研究参考》杂志载文:江苏应利用自身科技人才相对丰富、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较强的优势,加快培育对外开放动态比较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创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创新资源的氛围。鼓励企业与国际技术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中心)等方式,引进、消化、吸收更高档次的技术和开发更前沿的技术。第二,从战略高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步伐,健全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和融资方式。加大对海外知识产权注册的支持力度。第三,提升产业链编辑能力。产业链编辑能力(简称CICE)是指大国依靠自身市场规模及对某些生产要素的掌控而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虽然总体而言,江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江苏应多途径提升产业链的编辑能力。
江苏建设海洋强省的四个“必须”
《华东经济管理》杂志载文:江苏要建设海洋强省,必须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并推进新兴产业的商业化,以高新技术支持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的商业化;必须扩大海洋产业投融资渠道,加大投融资的力度,支持江苏沿海地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国内外金融企业在江苏省沿海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必须走海洋产业集群化道路,建设海洋高科技产业集群、海洋新型产业集群、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产业集群、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必须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沟通,加大南通、连云港等地高校海洋学科建设和海洋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领先的四大关键因素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载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之所以多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取决于四大关键因素。第一,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历届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自主创新,十分注重对科技的投入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保持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与时俱进地提升战略高度、丰富战略内涵。第二,企业创新能力非常突出,企业拥有较多研发人员,注重研发的投入与外部创新合作,企业有很强的设计能力,重视技术改造,投入市场的新产品较多。第三,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坚持靠环境集聚资源、靠环境吸引人才、靠环境吸纳资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和科技金融结合的推进力度,营造出了适合企业、适合人才、适合创业的良好环境。第四,经济发展绩效突出,成为江苏创新的巨大拉动力,主要体现在人均GDP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产业国际分工层次高、居民收入水平高等。
江苏省服务外包业须解决人才结构问题
《生态经济》杂志载文:江苏的人才资源在全国有一定的优势,但却存在人才结构问题,呈现金字塔状。服务外包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专业技能和项目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和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这正是目前江苏服务外包业严重缺乏的。以南京为例,根据南京打造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规划,到2015年,全市涉软人才总量将达到80万~10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4年,南京将新增50万以上涉软人员。但目前,南京所有高校软件专业毕业生一年不过5万多人。大多数企业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
城市规划:苏州何以脱颖而出
《财经》杂志载文: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是新加坡政府设立的一项国际性大奖,被喻为城市规划界的诺贝尔奖。2014年6月2日,这一奖项颁给了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文章指出,苏州市以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平江历史街区、石湖景区工程为重点案例,结合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系统、独墅湖高教区等方面优势,综合展现苏州城市转型、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城市宜居与可持续发展,最终脱颖而出。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