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一种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4-08-21    

“民情日记”是党员干部在走访调研中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和动态情况记录的日记。民情日记是“随身听”,可以随时带着,随时记录,随时办理;民情日记又是测量民意的温度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都能第一时间反映出来。开展民情日记记载活动,变群众向上求助为党员干部主动向下服务,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联系的鲜活形式,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淮安样本 

 

淮安市早在2005年,就开始推行了民情日记工作制度,社区工作者每人配备统一印制的“民情日记”,专门记录干部走组串户时发现的民生问题以及处理结果,并形成了很好的推进办法。

实行分级审阅。各县区委组织部每季度审阅一次镇(街道)党委书记、镇长(主任)的“民情日记”;镇(街道)党委书记和镇长(主任)对班子其他成员、分管班子成员对一般干部、挂点班子成员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主任对“两委”干部、派驻单位分管领导对驻村干部,每月审阅一次“民情日记”;镇(街道)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随时调阅每位干部的“民情日记”。

开展学习交流。各乡(镇)、街道每季度通过抽查,选取优秀“民情日记”10本,举办优秀“民情日记”交流会,组织全镇(街道)干部和村(社区)支部书记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总结心得,推广典型。同时,每季度推荐两本“民情日记”,组织专职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学习交流。

加强督查表彰。各县区委组织部、区委办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经常开展督查活动,分析“民情日记”开展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每年评选优秀“民情日记”10本,给予奖励。同时,对通过“民情日记”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此外,把“民情日记”活动纳入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和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年终由组织部牵头组织考核小组,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对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干部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立民情反馈、民情专报、结果运用等一系列制度,强化“民情日记”的效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建立“民情反馈”制度,通过入户回访或书面答复的形式,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答复,每周对党员干部办实事情况进行集中公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落实“民情日记”汇报、反馈、审阅、督办等日常管理制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好的意见建议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关注和解决。建立结果运用机制,将民情走访、为民办事列为党员干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考评措施,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转变作风,加强干群联系。

 

领导观点

 

淮安市清河区委书记王海平:

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能不能出真招实招,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对群众所忧所虑能不能感同身受,对群众有没有动真感情。我们区在职党员进社区记“民情日记”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推出的。通过定期走进社区,下去看、坐下谈、回来记、晚上思,让为民服务在党员干部灵魂深处扎根。作为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服务群众的桥梁,该做法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也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当下,清河区结合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赋予“民情日记”新的内涵,成为解决党员干部“四风”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今后,我们要在深入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民情日记”记载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党建、党员志愿服务等全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结合起来,增强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使“民情日记”活动拥有更加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淮安市清河区区长张冲林:

“民情日记”记载活动之所以能够长期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主要是因为该活动“重在联系群众,好在简便易行,贵在持之以恒,实在解决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怀揣真心,深入群众,把群众装在心里,真心听取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诚心回应群众的诉求,用对群众的严谨态度和为民办事的真实行动,打开群众的心扉,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让群众愿意主动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反映问题,赢得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真情,摸准群众的真实情况,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目前,“民情日记”已成为我们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制定完善惠民政策的重要依据。

 

 日记故事

 

“张大爷今年71岁,住在我们街道淮西社区。前些日子,街道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上门来征求意见,张大爷还真没客气:‘现在是啥都好,就是见不到街道领导。’我一听就坐不住了”。 府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红梅日记中这样描述着:“张大爷的意见给我提了个醒,街道工作虽说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天天忙里忙外为的是老百姓,可张大爷的话一点不假。”有问题不要紧,即知即改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几天后,在府前街道淮西社区的各个主要生活大院进出口,都能见到这样一个长方形的牌子:长约60厘米,宽50厘米,红、黄两种鲜亮的颜色做底,上面清楚地印着府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红梅、街道办事处主任耿爱忠和淮西社区党委书记庄德美三个人的照片、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码。仅淮西社区,这样的群众联系牌就有20多块。“418日,张大爷照着联系牌上的手机号码打电话,反映淮航路有两间门面房前散养了4只鸡,又脏又臭。上午打的电话,中午我就去了,带着社区负责城管的石主任和两名城管队员上门了解情况,给经营户下达了整改通知。第三天,事情解决了。张大爷边说边乐呵呵笑:‘这下晓得我们书记长啥样了,为老百姓办事那是雷厉风行。这往后有个啥事要找他们领导,心里再也用不着犯怵了!’”“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走实、走稳、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衡量我们工作的好坏,就看这‘神经末梢’堵没堵塞”。 张红梅感慨地一连写了几篇日记。

 

记者观察

 

在新时期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记民情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民情日记记录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弱势群体的困难,甚至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等问题,事情可能都不大,但件件关乎民情民生。

开展民情日记记载活动,党员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不仅增强了群众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无穷的经验和智慧,是新时期加强党群干群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好载体,也是一种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民情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而是记录社区群众诉求问题以及问题处理情况的日记。要避免为记而记,避免把民情日记变成“仅供上级领导检查的台账”,避免把民情日记变成形式主义。要努力促使民情日记中记录下来的问题件件得到落实,这样才能取信于民。

 

◎本栏目得到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委组织部大力支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