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景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江苏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持续增长,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已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旅游业正在成为我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产业规模取得长足发展之后,如何将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如何推进江苏旅游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课题。最近,李学勇省长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指出:江苏旅游潜力巨大,要做好“畅游江苏”这篇大文章,让游客在江苏“游的通畅、舒畅、欢畅”。这是江苏旅游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新起点上,省委省政府领导为我们指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目标。
“畅游江苏”回应了群众对旅游发展的新期盼
“畅游江苏”是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万元人民币,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为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居民对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追求不断升级,已经逐步由生活消费转向文化消费,旅游休闲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闲的心理需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和推崇。作为省旅游主管部门,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作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作风,回应广大群众期盼,扎扎实实做好“畅游江苏”的各项工作,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畅游江苏”体现了以游客为导向的发展方向
“畅游江苏”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抓住了江苏旅游突破性发展中的本质性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提出了旅游消费者是旅游服务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最终评判者,这是“畅游江苏”拉动旅游消费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理念,是需要江苏全省旅游人共同思索的根本性话题。
旅游产业是特征明显的服务性产业,服务的主体与对象是游客,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以游客为导向的发展路径。我们应当将游客对旅游工作做得好不好、对旅游产品喜欢不喜欢、对旅游服务满意不满意、对旅游价格接受不接受、对旅游管理认可不认可,作为评价和衡量江苏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最高标准。
在今天这个大众旅游的时代,要做好“畅游江苏”这篇大文章,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多到江苏来一次,在江苏多停留一天,多消费一点,旅游主管部门和涉旅企业就一定要携起手来,有效整合资源,面向社会公众推出更加优惠的惠民旅游举措,培育和挖掘游客乐于接受的旅游消费增长点,设计与推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需求和不同文化品位游客的旅游产品、线路,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在江苏行得更加通畅,游得更加舒畅,玩得更加欢畅。
去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关于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意见》、《江苏省旅游质量提升计划》等文件,加大了省级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了标准化、智慧旅游、市场监管、诚信体系和新兴业态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围绕整合高铁沿线旅游资源、推进落地自驾和异地租车旅游、开发旅游商品和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江苏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畅游江苏”明确了旅游惠民的落脚点
推进“畅游江苏”建设,要求全省旅游行业和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一定要站在新的起点,用新的思维努力探索与思考:如何不断完善服务理念,如何将更优良的旅游环境、更美丽的景观、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更精美的江苏旅游新产品展现在游客面前,为海内外游客奉上一席更加精彩的“旅游盛宴”。
旅游业不仅是综合性经济产业,还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我们在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当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游客一边,时时处处替游客考虑。要始终坚持惠民意识,坚持不断地在落实旅游惠民措施上加大力度,拓展广度,挖掘深度。
以惠民举措服务社会,这是我们应当长期坚持的一个发展方向。我省先后有300多处旅游景点免费对游客开放,其中不乏一批全国著名的5A级和4A级景点,免费开放的景点数量和质量领先于全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完善和做好公共服务,继续推出更多的便民惠民举措。
今年,我们提出了在全省游客活动密集区域设立200个旅游咨询点,提供旅游医疗应急服务的景区达到300 家,完善江苏旅游政务网、信息网和12301旅游热线服务功能,发行江苏智慧旅游卡等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措施,使旅游业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
(作者系江苏省旅游局局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