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顾虑,认为职业教育在“一条龙”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发展“主线”之外,是游离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一种“边缘化”的教育。相对而言,职业教育自我实现的空间较小,中职和高职的上升通道狭窄,升学比例低,职业教育无形中被视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而在“学历本位”思想尚占有很大市场的中国,仅仅只有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难以获得社会青睐。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于我省而言,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为:到2020年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产教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沟通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一是保持教育结构的总体均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招生的比例应保持在50%以上。逐步实行高等职业教育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持发展职业继续教育。推进中高等职业院校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行业特色高校、新设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创建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硕士学位点,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比例。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的积极性。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定点实习制度、教师定点锻炼制度,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继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渠道,比较大幅度地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加快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明确不同阶段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考核方式、衔接办法。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融合,明确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与等级。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调整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实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做到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推进“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逐步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技能抽测制度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步伐,积极开发应用优质教学资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
五是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改进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强化对新进教师的专业工作经历要求、职业技能水平要求。研究制定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标准,探索职业院校“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支持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自主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推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员双向交流挂职,教师骨干与生产骨干相互交流,校长书记与经理董事长相互交流。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快建设兼具教育家与企业家素质的职业院校领导队伍,建设兼具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