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但人才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把握做好人才工作的逻辑,在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用得上、留得住这些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近年来,泰州市高港区大力推行人才工作“5344”行动,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紧扣引得进,实施人才集聚计划。大力实施“港城引才”五大集聚计划,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2013年,全区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0名,海外人才24名。48人被确定为各类人才项目资助对象,累计争取资金1070万元。一是实施“名校优生”集聚计划。面向全国选招20名左右“985高校”优秀毕业研究生充实到园区、镇街和区级机关有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二是实施“双创人才”集聚计划。重点支持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携带科技成果到我区转化。三是实施“海外人才”集聚计划。依托境外人才工作机构,积极引导企业组团赴重点国家、重点地区进行人才招聘,着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行业背景的海外人才。四是实施“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两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五是实施“科技副总”集聚计划。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选聘教授、博士到我区企业挂职,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
紧扣育得好,开展人才分类培育。重视提升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大力实施“港城育才”三大培育工程。2013年,先后组织150名各类人才“走出去”赴上海交通大学等地学习培训。开设能力建设论坛,“请进来”12名知名专家教授授课,累计培训各类人才6000人次。一是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工程。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菜单式”培训等方式,培育造就一批懂管理、重创新、有技能的优秀青年人才。二是推进“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构建省、市、区三级“科技企业家”培养体系,组织一批科技型企业家赴境内外机构进行深造,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三是开展“本土人才”培育工程。充分调动各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六大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本土人才”培育机制。
紧扣用得上,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做强做大人才载体平台,重点实施“港城用才”四大平台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用武之地。一是搭建人才挂职平台。以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等为抓手,将人才挂职到园区、镇街、企业等基层一线发挥作用。二是共建人才合作平台。加强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载体建设,加强校地产业研究院共建工作,促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三是创设人才协作平台。探索建立人才发展促进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及服务。四是打造人才助力平台。吸引外来资本、社会法人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在我区设立风险、创业投资基金,为人才提供投融资服务。
紧扣留得住,健全人才保障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实施“港城留才”四大保障措施。一是提供政策保障。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等政策措施,为人才工作保驾护航。二是提供体制保障。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协调解决优秀人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人才工作季度例会制度、信息报送制度、重大事项定期协商制度。三是提供资金保障。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逐步提高占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确保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四是提供服务保障。进一步做好优秀人才健康休养、体检,生活、安家和图书资料补贴发放等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高港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