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能源安全之钥

发布时间:2014-12-16     作者:饶中浩 陈 娟 金 玉    

 

616日,《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在京发布,该报告指出,鉴于目前全球能源博弈形势,世界能源格局或将面临又一次重新洗牌,世界能源版图呈现出多级化、多元化的复杂局面。能源多元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过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后,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1990年海湾战争造成的油价上涨,使得西方经济再次受到冲击,迫使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重新修正能源计划,从而加快了世界能源多元化的步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条件,因此必须把能源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力推动能源多元化的发展,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从而确保能源安全。

我国能源供需现状

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7.5亿吨标准煤,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能源供需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对抗的格局,逐步演变为合作、协同保障的格局,由过去供需双方受益演变成现在多方受益。能源内涵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用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大、能源供给所受制约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一系列挑战。因此,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必须坚持党中央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结合世界能源多元化的趋势,推动我国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紧张和对单项能源依赖性强的矛盾。

推进能源多元化的必然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正以每年3.7%的速度不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前两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9%、石油占20%(50%以上依靠进口)、 天然气仅占3.4%、而水电、风电、核能及其它新能源加起来只有7%左右,而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17.8%、石油 40.1%、天然气22.9%、水电和核能19.2%。通过对国内外的能源结构分析可知,我国能源结构非常不合理,导致我国能源安全将面临如下挑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煤炭高强度的开发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石油对外依存度仍持续增高,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国际政治局势对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影响巨大;煤炭和石油比重过高将直接导致未来我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速度缓慢。

能源多元化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然趋势。能源多元化可解决我国能源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因煤炭开发及利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逐渐优化,尽管煤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但总量仍会不断增加。推动能源多元化,提高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可有效缓解因煤炭利用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可降低我国能源进口依存度。能源来源多样化,是解决我国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主要途径。

推动能源多元化将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在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环境问题成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对矿物能源的过度消费,不仅造成酸雨危害面积扩大,还使得雾霾天气由北方地区向南方延伸。推动能源多元化,还可促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对策

能源多元化战略大致分为能源品种的多元化和能源来源的多元化。能源多元化可改变我国过于依赖煤炭和石油的现状,最终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共同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品种的多元化。同时,加强能源外交,提升中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逐渐加大本国企业勘探开采海外能源的支持力,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

为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目标,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优质天然气的开采技术,加大国内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天然气的碳含量较低,是化石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具有清洁环保、综合能效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能源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和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要求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天然气的利用。我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大力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天然气产量远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我国天然气还存在价格过高、设备不健全以及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天然气价格调整、管网建设等来健全天然气消费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天然气的合理消费。今年5月,中俄签署价值4000亿美元的30年天然气协议,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这将使天然气在我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基本上能保障城市居民用气。这意味着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也可映射出我国的合作对象将不断丰富,合作领域将不断拓宽,可有效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二、加强国际能源外交,积极参与能源安全的国际合作。以我国石油为列,我国原油产量的增长远不能满足石油消费量,造成我国石油供应短缺、进口量攀升。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0年,进口石油将占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70%2030年将达到74% 。由此可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持续增长,而且过分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再加上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和储备体制不健全使得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更加明显。因此,我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在世界不同地区争取石油勘探和生产特许权。目前我国能源外交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经在许多地区拥有石油特许协议;2013年,中俄签订多项中长期能源合同,今年5月又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协议。我国政府已突破单一的能源外交模式,积极营造多元化的能源外交格局,将以联合的力量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全面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

三、制定鼓励性政策,调动社会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积极性。可以预见未来新能源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重要地位。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核能等。我国新能源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发电,而在所有新能源中,核能具有发电容量大、效率高、发电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常规污染物等优点,是一种优质清洁能源。尽管我国在核电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能发电将成为我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和向未来低碳能源平稳过渡的重要技术选择。新能源虽然具有资源量大且分布均匀的特征,但是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市场风险。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以此来调动社会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加快新能源的普及,吸引社会更多地使用新能源。

在我国当前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格局下,能源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为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政府应该组织相关部门,立足中国实情确立能源政策方针,实施政策引导。还需要大力鼓励中小型能源科技企业进行新能源的研究,加大资金扶持。此外,还应加大对高校和院所能源研究的投入,培养更多人才。相信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中国在未来必能逐渐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从而确保能源安全。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