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反腐的非常之举

发布时间:2014-12-19     稿件来源:《群众 • 决策资讯》     作者:张海洋    

 

我国古代也非常重视反腐,但在反腐的这些人中,论决心,论气魄,无人能出朱元璋之右。朱元璋出身贫苦,讨过饭,放过牛,当过游方和尚,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对贪污腐败可谓深恶痛绝,对元朝因腐败而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洞若观火。因此,建国伊始,朱元璋即开始了雷厉风行的反贪运动,其中不乏非常之举。

明初,官员是一种高危职业。文武百官上朝时有“两怕”:一怕朱元璋的玉带;二怕御史官的绯衣。朱元璋上朝时若将玉带高挂在胸前,上朝的百官便一块石头落了地,皇上今天情绪不错,没有什么大碍。若是朱元璋将玉带揿在肚皮下面,文武百官则个个噤若寒蝉,胆战心惊,因为这是朱元璋要下决心大开杀戒的预兆,当天准有大批官员掉脑袋。而监察都御史上朝时要是穿上绯衣,便意味着在皇上面前要弹劾官员。所以,文武百官上朝时格外留神“玉带”和“绯衣”这两件东西,只要其中一件出现,上朝的官吏无不战战兢兢,心惊肉跳。洪武年间著名的空印案和郭桓贪污案,两案连坐被杀的达数万之多。由于株连过甚,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的行政官吏,从洪武元年到十九年竟没有一个做满任期的,往往未及终考便遭到贬黜或杀头。

对于贪腐,明初的处置格外严厉。明朝对一般犯罪之人的刑罚限于笞、杖、徒、流、死五种,但对于贪官污吏却设置了多种残酷刑罚。据《大诰》记载,明朝酷刑有族诛、凌迟、极刑、枭令、断手、刖足、阉割、剥指、剁趾、墨面、文身等数十种之多。此外,朱元璋自己还发明了残酷至极的刑罚,用以警告贪腐的官员。有些刑罚甚至连朱元璋自己也承认:“朕自观之,毫发为之悚然。”对于亲贵,朱元璋同样不手软,他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因违法乱纪被他毫不犹豫地废了官职;驸马都尉欧阳伦依仗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罔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事发后同样被朱元璋下令赐死。

为了让贪腐官员无所遁形,朱元璋还积极运用民间力量反腐。他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号召百姓击鼓鸣冤,凡士农工商或者官吏,有“大冤及机密重情”皆可敲鼓。为了防止走过场,他命令一名御史每天在那里负责,凡民间有冤情,而地方官员又不受理的,当事人可以击登闻鼓,并由御史带着上奏。若皇帝对此有批示,锦衣卫的军官就会拿着驾帖将当事人护送到司法部门处理,倘有敢拖延阻挡的,一律重判。朱元璋不仅允许民告官,还鼓励百姓越级告状。他甚至怂恿普通百姓把贪官直接绑赴京城治罪,各级官员如果胆敢“截访”,就治以重罪。于是,在通往南京的路上,经常出现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押解着贪官污吏行走的情景。

朱元璋铁腕反腐、重典治吏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扭转了元末“赂遗权要”、“蠹政厉民”的腐败风气。但纵观中国古代的反腐,由于制度的顽疾,严法整治贪官污吏,只能收一时之效,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问题,反腐仍具有长期性、艰巨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高新园管理委员会)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