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泰州调研时强调,我省各地发展阶段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动力。要立足区域发展新布局明确城市定位,主动呼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承接上海和苏南溢出效应,更大力度推进跨江融合发展。要着力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加强生态建设,注重人文传承,强化管理创新。要扎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加大城乡统筹建设力度,引导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向农村覆盖;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使农村发展跟上新型城镇化整体节拍。要加快城镇化相关制度创新,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2014年10月16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扶贫开发调研座谈会上就深入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咬定目标不动摇。不消除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以县为单位就不能宣布实现全面小康。二要围绕中心不偏离。促进低收入人口收入增加,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心任务。三要抓牢重点不松劲。全省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主要集中在6大重点片区和12个重点县,这就是我们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必须牢牢抓紧抓实抓好。要集聚帮扶资源、政策和力量,持续发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真正解决影响其发展的“瓶颈”制约和障碍。四要创新机制不止步。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新体制新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推动金融扶贫和动员社会扶贫。
◎2014年10月15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强调,全省各级社科联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当好江苏改革发展的“最强大脑”。要着力建设一批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平台,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在全国深有影响的学术名师大家,形成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江苏特色的优秀成果,努力把全省社科界建设成为决策咨询的强大智库、理论创新的主要阵地、人才集聚的智慧高地,加快建设社科强省,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
◎2014年9月25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做好我省下一步改革工作,首要的是紧密联系江苏省情实际和改革实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推进改革攻坚的创新实践上来。要坚定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适应“新常态”的关键之举、根本之策,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握改革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既定目标迈进,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改革路子。
◎2014年9月2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内容永远是根本,方向和导向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既要注重技术引领和创新驱动,又要始终坚持把内容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以正确导向引领发展方向。要把提升网上正面宣传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深耕信息内容,推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言论,进一步提升信息内容的品质,真正做到时度效的统一。
◎2014年10月17日,李学勇省长在淮安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落实帮扶到村入户、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用足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注重社会保障托底等举措,确保到2015年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年人均收入全部达到4000元以上的脱贫标准。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