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开启智慧“种地”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4-12-19     稿件来源:《群众 • 决策资讯》     作者:张顺颐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信息社会又一重大、有影响、有着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物联网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在我国也受到高度重视。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智能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已经被社会所接受,大家习以为常的公交IC卡、高速公路不停车缴费系统(ETC)、公交车辆的运行和预报、城市车辆的管理和统计、具有智能分析的安全监控等都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此外,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工业、智能环保、智能健康和家居等方面也开始显露身手。

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自然条件。俗话说,农业是“望天收”,就是说农业生产受天气和气象条件的制约很大。暴雨袭来,农田不能及时排涝,形成水灾;久旱无雨,水库河流干枯,就是旱灾;作物需要光照的时候,如果连日阴雨,必然减产;应该雨露滋润的季节,如果太阳高悬,植物就会萎靡甚至干枯。总之,农业生产对外界条件依赖极大,对自然界的各种环境和因素都有很多复杂的要求。人类尽管可以上天入地,可以驰骋大海攀登珠峰,可以将长江拦腰截断,可以将海底从地下挖穿,但是完全改变天气和气候,至今还只是一个愿望。正由于农业生产对土地和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人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地创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外界条件。多年的耕种,土地缺少肥料,变得瘠薄,收成必然下降。于是,人们根据土壤的不同和作物的习性,向土壤增加合适的有机无机肥料。这说明目前我们虽无力完全改变自然界,但是可以在小范围内的改变自然条件,根据农作物的要求创造合适的环境。

此外,农业和农产品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粮油家禽蛋奶蔬菜等食品的安全无一不涉及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已经引起人们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不法分子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昧着良心在家禽中添加瘦肉精、咸蛋中添加苏丹红、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诉求需要我们加大对市场销售的农副产品的追踪、朔源、检测,让人们吃上放心大米、放心油、放心蔬菜、放心水产。物联网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完全可以展现身手。

物联网在农业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局部改变农业的生产环境,实现农产品的稳产高产。完全改变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局部改变农业的生产环境。目前已经推广的蔬菜大棚和温室,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其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局部的环境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环境。物联网在其中的作用,是通过网络和终端随时随地采集和检测局部环境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并且向网络服务器传送,再根据服务器和软件的指示对各项指标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实时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要求。

实现以市场需要为目标的精准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节种植和养殖的生产计划。以往这类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场上什么东西短缺了,来年必然是大量生产,结果产品烂在地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原因就在于很多农业生产者对市场胸中无数,只是跟在市场的后面亦步亦趋,不了解市场的变化和全局。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实现精准生产,避免一哄而上。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并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完全是属于机械化的、完全按照工艺操作的大生产。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对生产对象及生产环境进行周密、详细地观察和分析。例如,从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可以推测土壤的干湿状况,从而决定是否需要灌溉;从作物的叶片和植株,可以分析病虫害有无发生;从作物叶片和花蕾的状态,可以推断土壤中是否缺少某些元素等等。探测这些前兆性质的迹象,物联网可以大有作为。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及时地了解、记录土壤、水体的变化,并且适时发出预警、提出对策,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提供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过程的详细记录。可以将各块农田的农作物在收获时配上RFID芯片,其中存储其生产过程、生产地点、责任者等信息,可以追查生产过程和生产者。在畜禽、鱼虾等养殖时,在饲养对象的某些部位配上RFID芯片,则屠宰或者销售时完全可以追溯源头,发现问题可以立即追查。这些技术称为产品溯源。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溯源,实现放心粮油、放心肉禽的生产和供应。

降低消耗,节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需要提供肥料、饲料。但是,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样的饵料和肥料或者饲料,提供多少,却是大有讲究的。物联网可以通过传感器探测各种数据并加以分析,给出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大大降低各种肥料和饲料的消耗。

科学进行农产品的存储。粮食等农产品的保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为此,仓库需要对这些外界因素进行及时的检测和控制。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温湿度等外界因素,及时将数据传至服务器,由软件程序启动相关的控制设备,就可以将仓库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总之,物联网技术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将是一项大有作为的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该普及的技术。物联网技术一定能够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副校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