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限购、限贷政策逐步调整,房地产领域交易有走出颓势的迹象。客观上说,这对于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会产生积极效果。然而,过去多年始终存在的争议也在扩大。吃不准宏观趋势,有可能影响区域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当前,处理房地产领域政策调整等重大事宜,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不同作用。
过去较长时间内,房地产领域的争论陷入一些误区。在一些人看来,房价会否上涨似乎是评判房地产领域政策乃至于整体经济政策的核心指标。问题是,房价是房产交易的结果,是供需博弈的产物,涉及土地制度、财税制度等基本经济框架。尽管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调控,但调控也必须因时因地而异。当前,若继续采取限购、限贷、加税等做法,固然制造并增加了房价下跌的预期,但同时也会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待经济发展遇到明显问题,不得不依照规律纠偏时,此前营造的房价下跌预期又必然转变为部分人预期破灭后的失望乃至于戾气。以此往复,既无法满足部分群体的要求,又损害了市场的稳健发展。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房地产领域还存在种种问题,尤其是要关注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需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所谓的“严重泡沫”。当前,部分人动辄将当代中国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比,认为中国必然重蹈日本覆辙。诚然,日本房价在上世纪80年代确实出现波动,但其背景是日本城市化已经完成,城市人口净流入显著缓慢,自然会影响到日本房价走势。而反观中国,城市化率刚刚过半,远未达到预期目标。金融风险方面,中国当前部分城市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看,多数购房者使用的是自有资金和有限的银行贷款,金融风险明显可控。
毋庸置疑,房地产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笔者求学时,有经济学家授课时打过比喻:“将全社会比作一个人,他终身劳作,或是盖房,或是造车,或是种地,或是休闲,一生当中,最大的精力必然用于造房。待安居之后,才会将更多精力置于其他。”显然,人们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在可以预期的未来都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这本身就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房地产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必然成为科技密集型产业。换言之,房地产行业不但会拉动低端劳动力就业,也会带动高科技行业发展。那种将经济转型升级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对立起来的观点也是无法成立的。
多年来,部分论者擅长渲染情绪,不断制造话题赢得关注,导致一些人将文学描述当作经济常识,甚至将房地产行业虚构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假想敌。但决策者切不可误判形势误解规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宏观政策理念必然要具体化为各个领域的方针。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房地产的特殊地位将客观存在,地方领导干部更需要对未来房地产领域的发展有清醒认识,以便抓住经济节奏转变的契机,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