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变化 推进陆海统筹江海联动

发布时间:2015-02-0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吴 权 聂 乾    

 

国家推出的海洋强国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步伐等等,都与江苏沿海地区、沿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联、密切相关,这为江苏推进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发生了新变化,更加注重陆海统筹、东中西联动

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说明“海洋强国”目标已纳入国家大战略体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拓展对外开放格局。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使我国西部地区由过去相对封闭的内陆转而成为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重要开放地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使我国沿海地区与发达国家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上下游地区转型发展。20146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按照正在制定中的规划要求,长江经济带将立足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打造新的经济支撑点,促进长江上下游之间的联动,产业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中西发展差距,形成与“一带一路”的战略互动。

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2010年,国家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实施,长三角地区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等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亚信上海峰会后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围绕落实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二是国家发展战略理念出现了新变化,对东部发达地区更加强调发展质量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国家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各地摈弃“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反思,江苏在保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的同时,不再过于强调在时间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对原来确定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时间进行适当放宽,强调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要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突出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更加突出社会进步,更加突出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社会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

三是国家发展政策出现了新变化,更加强调经济政策的相对公平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作了调整。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这表明国家将通过稳定税负、完善税收制度、落实税收法定等手段,加快区域发展与税收优惠政策脱钩。再比如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了一片“试验田”,其核心是制度创新,通过舍弃政策优惠,寻求制度改革。通过开拓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政府服务市场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些变化,对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十三五”时期,江苏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实施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丰富完善全省区域协调战略。不仅要继续加强对苏南、苏中、苏北的分类指导和加快沿海开发步伐,而且应当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协调战略的内涵进行丰富完善,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1.以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为引领,重点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沿海、沿江的联动发展也是苏南、苏中、苏北的联动发展。可考虑从江苏沿海、沿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出发,推进陆海统筹,实施江海联动,依托沿海、沿江港口形成海洋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沿海地区为纵轴、沿江两岸为横轴的“π”型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沿海产业集聚和沿江产业同步提升、同步发展,形成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开发的发展新格局。

2.提升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水平,扩大示范区建设范围。苏南和苏中沿海沿江地带,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带,也是江苏推进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核心支撑。这一地带几乎与所有的“十三五”时期国家战略重点,如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高度重叠。“十三五”时期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省推进苏南、苏中跨江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苏中沿江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在加快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可以统筹考虑苏中沿江地区的目标要求,一并规划推进,为全省的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构筑强劲的支撑点,为苏北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3.构筑南京、南通、连云港三大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战略支点,拓展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中西部核心地区借船出海的交通枢纽。加快打造以南京为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核”,对于把江苏沿江地区打造成面向全球、沟通亚太、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具有关键性作用。南通,是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城市,将南通构筑成重要战略支点,将对支撑长三角、拓展大上海、带动长江北,推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连云港,作为国际海陆联运的节点,西依大陆桥,是广大中西部地区、中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东与日韩一衣带水,是东北亚国家加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合作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结合部,在全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发展中,连云港将发挥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枢纽作用,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4.积极培育发展沿江、沿海节点城市,形成功能互补、错落有致的城市群。城市是陆海统筹、江海联动的重要依托,是港口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全省沿江、沿海除了一些重要中心城市外,还有许多重要的节点城市,如仪征、扬中、丹阳、江阴、常熟、太仓、启东、如皋、海门、靖江、泰兴、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响水、滨海、射阳、东台、大丰等。要积极培育和发展这些重点节点城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组合有序、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