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家大战略 打造江苏月弓型核心枢纽

发布时间:2015-02-0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周应恒 严斌剑    

 

作为“两带一路”三大国家战略的唯一交汇点,江苏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应该成为国家三大战略实施、促进国际国内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枢纽。在中央“两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下,江苏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一、建设新江苏的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确立的重大国家发展新战略,是奠定未来我国乃至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大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从2013年秋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动下,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抓手,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 “互联互通”、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设立,特别是201411APEC会议成功召开,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务实合作、快速推进的阶段。国家正在推进的“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是全面推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持续均衡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真正实现打通沿海与内陆,实现东中西均衡发展的核心战略。毫无疑义,“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作为三大战略唯一交汇的省份,江苏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江苏全面上台阶是国家新战略实现的保障

江苏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新时期肩负着经济社会全面上台阶,实现“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从欧亚大陆桥建设到沿江开发,从沿海发展战略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创建,对推动江苏发展起到较大作用,也为江苏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南地区发挥本地产业基础,积极利用外资和海外先进技术,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已成为我国重要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及我国整体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依托沿海发展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不断扩大的滩涂资源优势,利用国内外贸易集散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连云港、盐城、南通等海洋港口,已形成近4亿吨年吞吐量的重要沿海港口群,并带动沿海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工、医药、物流等产业发展。沿江地带形成太仓、张家港、南通、江阴、镇江、南京等港口群,极大促进了长江物流发展。徐州和连云港通过陇海经济带发展政策,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借助徐州陆路和连云港海陆交通枢纽优势,已初步形成集机械、重化工、医药、物流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区。同时,为了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苏中、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更注重某一局部区域,战略部署相对独立,相关政策存在不配套、缺少整体协调等问题,现阶段江苏北中南发展的不均衡仍然是江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整合现在的各种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并推动“两带一路”国家新战略的落实,将为江苏全面振兴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当然,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升级和再上新台阶,也必将为国家三大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实施提供巨大的动力与保障。

三、打造江苏月弓型核心枢纽

在“两带一路”格局中,江苏应该是月弓型核心枢纽,即南京到太仓的沿江港口群、南通到连云港的沿海港口群、连云港和徐州的陆路经济带。相应的,江苏的核心支点城市群应该是南京都市圈、苏通、连云港、徐州,同时,以锡常泰、宿淮盐城市群为纽带,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在“两带一路”战略中,江苏各区域既是一个整体,又有各自的特色,需要在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优势区集聚,进一步错位发展,提高江苏经济增长质量。

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创新驱动是摆脱资源环境约束,转变发展方式,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强大引擎。江苏省在现有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利用外资和海内外先进技术,着重整合科技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科技与产业对接,加强信息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研发,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高效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江海联动,促进国内外互联互通。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为国内外互联互通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南京交通枢纽城市、物流中心、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太仓、南通、张家港、江阴、镇江等长江沿岸港口建设,加强连云港、盐城、南通等沿海港口建设,加强徐州物流中心建设,加强江苏省内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连云港为例,它作为陆海物流枢纽,以新亚欧大陆桥为基础,承担了90%以上的国际过境集装箱运量,展现了我国港口的国际地位。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各港口在服务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基地建设以及中韩自由贸易区试点口岸建设中的作用,搭建日韩货物进出中亚市场的桥梁。二是引导、组织各国统一商务标准,为国内外互联互通提供制度保障。组织力量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规则,提高国内外商务活动效率。支持连云港等港口积极申报自由贸易港区,做好程序服务,提高通关的效率。支持徐州构建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并借助行业协会的合力和企业会员的资源,将沿线的主要物流设施及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异地甩挂运输、铁路无水港、虚拟空港联合,将南北物流的运输成本降下去,最终形成一个行业自律盟约,减少恶性竞争,促进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地区、皖中地区、赣中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物流服务链的贯通,促进国内外的互联互通。

陆海统筹,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江苏依托区位优势,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充分利用了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两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下,江苏应该勇于承担起我国内陆地区与海外地区商贸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引导企业转变投资思路,积极向欧洲、美洲、非洲等国家地区延伸。根据“两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情况,对重点国别、优先领域、关键项目等集中突破,既要以印度、孟加拉国、沙特等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也要开拓中亚国家市场,着力在交通、电力、电信、软件、水泥工业、石油化工、地质勘探、农业、核能等领域开展贸易与合作。同时,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优势,重构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转移和升级发展。201412月,江苏紧抓“两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的契机,出台《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引导江苏企业扩大境外投资规模,提升境外投资水平,完善境外投资服务,加快江苏企业国际化步伐,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错位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现阶段,江苏各区域已初步形成优势主导产业,但在全球化进程中,应该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重构产业体系,引导产业集聚,实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南京可依托集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为一体的对外承包工程以及软件产业和科技文化产业,打造为“两带一路”国内外联动的江苏总部。苏州和南通作为长江口南北两岸的重要区域,应主动对接上海的辐射,可依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苏满欧”国际货运班列以及船舶、海洋工程、集装箱等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为“两带一路”的桥头堡。连云港和沿海各市可依托新亚欧大陆桥、丰富的土地和滩涂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医药与重化工产业以及优越的政策资源,打造为“两带一路”的陆海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徐州可依托完善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和机械工业基础,打造为“两带一路”的路上物流枢纽和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可以预见,依托“两带一路”国家大战略,打通月弓型核心枢纽的几个主节点,一个均衡协调发展的全新江苏必将屹立东方。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