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把目光聚焦海外,进军海外市场,走国际化道路,走出国门开拓“蓝海”。
一、增强“走出去”的自身素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有了巨大提升。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引起了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民营企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跨出国门发展的还不是很多,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当今民营企业要更好地走出国门,首先取决于自身。一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这是民营企业能更好“走出去”的立足之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取胜之道,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以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密切关注有望引领新的产业革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重大技术突破发展趋势,重点瞄准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实施信息化引领发展战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改造也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投资少、见效快。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服务持续创新,确保企业走在行业的前列、产业的高端。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吸纳各方面有利于发展的资源。当今世界,地球变村、世界变平,为运用全球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会,民营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体制和机制,不能把发展建立维系在某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地点。要推动民营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加快推进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创业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采取业绩股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岗位分红权、超额利润分享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民营企业要充分把握机遇,积极进入基础产业、市政公用和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工等新的领域,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以及组建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合资经营。
二、构建“走出去”发展新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创造新条件,是推动民营企业跨出国门、创新发展的动力基础。一是简政放权激发新动力。全面清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的、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事情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和效率最大化。同时,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做到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把该服务的事情服务好服务到位,让企业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优化程序、限时办结,打造“少环节、简程序、短时间、高效能”工作流程,推进便利化、均等化、社会化服务。二是清单管理释放新空间。对于政府,一方面,要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样才能防止公权滥用,减少寻租现象,使政府真正履行为企业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要给出“负面清单”,政府要让企业明白不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同时还要理出政府“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三是完善服务提供新支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公益性和商业性服务共同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充分挖掘和整合资源,开展企业家、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和职业技术等培训,推进企业大学建设,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风险防范能力,推进管理方式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把走出去发展的底气鼓足、本领练强。
三、树立国际化的经营理念。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与社会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社会对民营企业的看法,不仅影响尚未就业的人是否投身民营企业,而且影响已经创业的人是否敢于“走出去”。当前,很多人对到民营企业就业依然存在很多偏见,认为社会地位低、工作不稳定、国际化发展空间小等等。这些都是过时、陈旧的认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完善,民营企业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已经有了质的提升。在下一步发展中,民营企业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加快“走出去”步伐。国际化潮流不可阻挡,民营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尽早尽快顺应国际市场。要牢固树立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念,制定全球发展战略,实施国际化发展行动,围绕品牌、技术和战略性资源开展兼并重组、股权置换,收购境外资源和优质资产,建立海外原料供应基地、境外加工生产基地,有效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企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度。“走出去”发展,离不开强大稳定有力的后方支持。各行各业都应积极服务民营企业,以民营企业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肩负起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大胆“走出去”,围绕“一带一路”找机会,对着世界地图拓市场。
(作者单位:江苏省经信委办公室)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