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5-04-0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马明龙    

 

近年来,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江苏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增强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作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国际化”目标,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创新完善“走出去”体制机制,着力培育“走出去”新的增长动力,“走出去”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2014年,全省中方协议投资额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实际投资额41.8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9.5亿美元,同比增长9.5%,规模居全国第3位,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5931人(含海员),期末在外59850人。

一是步伐不断加快。全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规模由2011年的25.2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14年的53.8亿美元,年均增长37.6%。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市场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走出去”势头持续高涨。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境外投资民营企业2585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188.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境外投资的64.3%69.8%,其中2014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数和中方协议投资额占全省的比重均超过3/4,较2011年提高2.2个和6个百分点。全省现有对外承包工程企业348家,其中民营企业302家,占总数的87%150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中,约有140家为民营企业,占总数的93%

二是能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数由2011年的369个增长到2014年的554个;2014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平均规模近千万美元,较2011年增长了7倍多。截至2014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超1000万美元项目316个,其中超5000万美元不足1亿美元的项目97个,超1亿美元项目9个,分别占全省同规模对外投资项目总量的72.0%71.3%56.3%。目前,累计对外投资超10亿美元的两家企业东方恒信和三胞集团均为民营企业,其中东方恒信在巴基斯坦投资11亿美元的华信资源是全省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

三是市场不断拓展。全省民营企业“走出去”足迹遍布148个国家和地区,由发展中国家逐步拓展到发达国家,其中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投资项目和中方协议投资额分别占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额的84.1%82.0%,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加拿大、德国等重点国家和地区。

四是层次不断提升。境外投资方面,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产业层次正由加工制造、房地产投资等领域拓展到采矿业、农业、科研开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领域。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民营企业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房屋建造发展到交通、化工、水泥和矿山工程建设等新兴业态,合作模式也从最初单纯的工程建设发展到EPCPPP等新兴合作模式,整体实力和接单能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目的由降低成本、获取原材料发展到以获取品牌、技术和营销渠道等为目标开展跨国并购。截至2014年底,民营企业在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四大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达2086个,中方协议投资138.6亿美元,分别占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总数的80.5%和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的73.5%

五是方式不断丰富。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已从最初的单打独斗、绿地投资为主转变为并购、合资合作、集群式“走出去”并重的局面。目前,我省拥有柬埔寨西港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2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印尼双马农工贸合作区1家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同时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了多个园区化项目,这些境外投资合作平台的建设方均为民营企业。境外集聚发展平台为我省企业加快优势产能转移,实现产业链“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全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无论从投资规模、投资方式,还是从投资的产业领域、国别地区看,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民营企业“走出去”仍以中小项目居多,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缺乏国际化经营实力,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国内金融、法律、会计、财务、评估和投资咨询等服务还不能满足民营企业“走出去”需要,全省“走出去”的支持保障和服务体系还有待建立完善。

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成为资本净输出国。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未来一个时期,我省将深入推进企业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境外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增强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伴随着我省“走出去”政策服务、保障支持体系不断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明确,市场空间、发展方式、产业层次将实现大的飞跃,民营企业“走出去”将迈上新台阶。

境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将稳步展开。全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对国外能源资源投资力度,重点推动铁矿石、煤炭、木材、有色金属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在有条件的地方稳步开展能源资源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研发,建设一批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形成稳定供应渠道。

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投资步伐将不断加快。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收购境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先进制造业企业,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融合,不断提高我省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优势产业境外生产经营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指导推动我省纺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光伏、造船等新兴优势产业转移至境外生产,优化布局,推动优势产能跨出国门,规避贸易壁垒,提高研发水平,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将持续提升。鼓励大型龙头民营企业发挥带动作用,集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做大做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积极支持创建并申报新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力发展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支持南通双马印尼农工贸经济合作区加快发展。鼓励我省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和集聚发展。

国际投资合作方式将更趋丰富。推动我省有比较优势的房屋建筑、交通建设、矿山建设、水泥加工和装备制造等行业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以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私合作模式)和EPC(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鼓励我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非洲“三大网络”(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区域航空网络)及拉美地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境外农业合作将稳妥推进。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农业装备能力较强等优势,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粮食、棉花、油料、林业、海洋生物等作物及资源的投资合作,以多种形式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场,发展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的全产业链经营,建立海外农产品生产、收购、仓储、加工、运输体系,推动我省农业境外投资合作加快发展。

服务业境外投资将持续拓展。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开展境外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等资源的并购整合,提升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发挥我省服务外包产业优势,通过境外投资拓宽接包渠道,提高接包能力。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开展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科技、中介服务和售后服务等领域投资,增强我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江苏省商务厅厅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