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委政府选树的先进典型,是最好的学习榜样。善于抓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让先进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江苏是出典型、出经验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张云泉、吴仁宝、陈燕萍、常德盛、张雅琴、连云港市“雷锋车”组、王强、赵亚夫、“开山岛夫妻哨”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等一批全国重大典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历届省委和各级党委把典型宣传作为讲究领导艺术、提高执政能力、带动全局工作的结果,又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努力把握典型宣传的特点规律、改进创新典型学习宣传工作的结果。这些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先进典型的引领力
什么是典型,以怎样的标准来选典型,是典型宣传工作的首要前提。从“典型”的字面意思来看,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典”是指“五帝之书”,是高于“四书五经”的经典,引申为“标准、典范”,有指导、引导的意思;“型”是“铸器之法”,引申为“模型、模范”,有参照、参考的意思。“典型”合用,是指导引导人们精神和行为的规范与尺度。
先进典型的标准,不仅要有打动人、感动人的事迹,还要在精神、道德和业绩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力,指引人们塑造精神世界、遵循道德规范和做好实际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选树先进典型的指导方针和价值尺度。只有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准则来选择确定先进典型,揭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树立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道德的标杆,才能确保先进典型选树的正确方向,树立的典型才能在社会上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要通过培育、选树、宣传来自群众身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各方面先进典型,把“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转化为具体实在、可感可亲、可信可行的人格力量和鲜活教材,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以点带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完善工作机制,守住事迹真实这条“生命线”
真实是先进典型的第一生命。先进典型之所以能激励人、鼓舞人、引导人,是因为他们源自生活、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人民群众只有相信典型,才会愿意学习典型。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不”要求,不编假造假包装典型,不拔苗助长拔高典型,不“开小灶”“吃偏饭”催生典型。
确保典型的真实性,离不开一套严密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工作机制。
一是按照先进人物的本来面目塑造典型形象。从具体环境条件中把握典型事迹,做到内容真实准确,细节生动鲜活,事迹合情合理,评价适度适当。
二是坚持深入群众的发现核查机制。深入基层,深入先进典型工作生活的地方,从不同层面对其事迹调研核实,听取不同对象对典型的真实评价,从不同视角深度挖掘典型的事迹。同时,还应听取纪检、组织、人事、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意见,听取社会各界的评价,确保先进典型靠得住、过得硬,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检验。
三是坚持逐级报送、逐级宣传的推荐机制。对拟在全省范围集中宣传的先进典型,首先要在各市和行业系统内进行集中宣传,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后,再在全省全国推广。
四是建立宣传先进典型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座谈交流、社会调查、网上测评等,对宣传推广后的情况,广泛听取各种意见,以此作为检验典型质量、检验宣传效果、不断改进宣传的重要手段。
五是建立媒体同步选树、跟进报道机制。媒体的报道具有价值判断功能,在宣传典型时如果能够选树提前介入、宣传同步跟进、效果及时反馈,不仅可以提高宣传效果,更能确保典型的真实性。
创新宣传方式,使先进典型事迹流传四方
感染力决定吸引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先进典型能否发挥示范作用,不仅源于典型事迹真实感人,还取决于宣传的方式方法。广受群众欢迎的方式方法、载体途径,可以使得典型事迹流传四方,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其中,最根本的是要遵循宣传规律,适应群众需求,学会讲故事,发出好声音,采取贴近性、互动化、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来开展典型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注重个性化宣传典型,根据先进典型的事迹特点、行业特点、成长特点,精心提炼宣传主题,确定宣传重点,掌握宣传力度,充分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防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性化宣传典型,带着深厚感情调研典型、采访典型、报道典型,深入挖掘动人故事和感人细节,生动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用平实语言、鲜活事例揭示典型本质和价值意义,把先进人物写活,把先进事迹写实,把先进经验写透。
值得关注的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融合,“微时代”、“大数据”、“全媒体”迅速发展条件下,要注重网络化宣传典型,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采取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宣传典型,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新兴媒体成为宣传典型、学习典型的有效载体和阵地。
2014年以来,我们尝试用“微、大、全”形式传播“高大上”的典型精神,大大提高了典型宣传的效果。首先,讲好微故事。在发布“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时,设计讲好“一个感动的故事、一个感恩的故事、一个惊喜的故事”的“三个小故事”桥段,传播“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理念。其次,让群众评价。贴近大众,走入大众,把典型放到其所在的地区部门单位群众中发布,让群众参与评价先进典型事迹,直接感受典型的风范。最后,全媒体传播。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高度融合的传播方式,运用招贴画等户外媒体、报纸期刊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数字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移动数字媒体进行全方位的传播。
放大示范效应,让先进典型“照亮一大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宣传典型的目的是为了面上的学习推广典型经验。典型宣传的终端也不是报台网等新闻媒体上的“昙花一现”,而要放大示范效应,在实际工作中引领带动更多的人,在更大领域范围内引领带动更多的人群学习效仿,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因而,应当及时开展学习活动,巩固放大典型宣传的示范引领效果,防止重宣传、轻学习,只宣传、不学习的倾向。
第一,及时借助多种宣传载体和途径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理论文章等形式,挖掘典型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实质,深化人们对先进典型模范事迹、崇高精神的认识和感悟。通过文艺影视作品,运用艺术手段塑造先进典型生动感人的形象,把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结合起来,使先进典型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注重学习常态化,在进一步改进报告会方式、提高报告会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巡回宣讲、网上访谈、实地观摩、公益广告、宣传橱窗等形式,使先进典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心中不走的“偶像”。
第三,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注重学习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从先进典型的人生历程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把握人才成长和事业成功的规律。
第四,把学习先进典型与促进自身工作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使向先进典型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