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任性”不可再

发布时间:2015-04-0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李克海    
 

 “任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词。两会大幕刚刚拉开,“任性”就已被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直接或间接提及。谈经济发展,习近平强调“不能那么任性了”;谈政府行政,李克强直言“有权不可任性”;谈从严治党,王岐山放话“决不能放任自流”。这是来自中央最高层释放的明确信号!

经济发展不能“任性”!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把中国逼进了死胡同。3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座谈时指出:“(发展)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总书记所说的“任性”,指向了经济领域的诸多“任性”:行业产能已经过剩,那不管,照样“大干快上”;经济增长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也不管,只要GDP增长就行。创新太费劲,那就简单粗暴地抄袭仿制;论证太繁琐,那就一拍脑袋即上马;环保太难搞,那就干脆直接弃之不顾……改变“任性”发展的路子,必须切实转变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来。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政府有权不可“任性”!“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亲自加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金句”,利剑直指“乱作为”。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乱收费、滥罚款、暗中操纵重大项目的招投标,随意设立审批项目。滥用权力,“在其位乱谋其政”。该管的胡乱管,不该管的越权管,在乱作为中,时常伴随着权力寻租与贪腐的影子。李总理强调,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通过权力瘦身实现廉政强身,可谓抓住了治理乱作为的“牛鼻子”。不作为的“懒政”是有权任性的另一方面,李总理说得很坚决,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党员干部不得玩“任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高压反腐态势下,不少人开始收手,但仍有少数人依然“任性”,有的变通规则,翻新花样、腐败方式更隐蔽;有的无视规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恣意妄为、疯狂敛财。对这些我行我素、依然故我、“任性”不收手的人,35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再次放话,对触犯纪律的党员干部“决不能放任自流”。中央的思路已经很明确: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理;二是高高架起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的“高压”红线;三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篱笆,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谁再敢玩“任性”,勿谓言之不预也。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