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全国两会的结束,众创空间——一个全新的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的趋势,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众创空间呼唤模式创新,要充分发挥国家及社会力量作用,有效利用国家现有资源所能提供的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让政策先行,鼓励众创空间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同时进行模式创新,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创客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创新平台备受政府重视
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众创空间要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秉持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的原则,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培育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创业群体高度活跃,以创业促进就业,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众创空间创新平台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倍受关注。
星星之火燃起创新之源
多年前,欧美“创客”们用不到波音公司1%的成本研制了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实现了众多的功能,人们由此看到了创造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已经把众创空间推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历史阶段。诸如Hackspace、Tech Shop、Fab Lab、Makerspace等各种类似形式的平台已经逐步形成,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Hackerspace在中国被叫做众创空间,2010年众创空间进入中国,据估算,目前全球已有的1000多家众创空间中大约有六七家在中国,在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南京、成都等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中,众创空间悄然萌芽,以社区或车间的形式坐落在城市的角落,不谋而合的创新理念、轻松的工作环境吸引着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创新者加入。
上海的新车间成立于2010年10月,是中国第一家众创空间。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和兴趣相投的人一起拆装各种电子和机械产品,而且还可以共同实施一些好的设计和想法。新车间将工作空间提供给创客们来实施自己脑海中的项目,举办包括电子、嵌入式系统、编程和机器人等不同主题的研讨会和培训班。此外,新车间还计划成为一个融资和管理平台,通过提供一定的风投资金来支持创客们实施自己的作品和项目,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形成产品项目的规模化孵化与集成。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成立4年已经吸引了1万多人参加活动。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的到访更是使这里人气大增。总理表示,愿意成为柴火创客的荣誉会员,“为你们添把柴!”
目前,国内的众创空间还处在萌芽阶段,创新项目的具体研究实施及其产品化的过程还需要资金,也需要更大的平台去孵化,众创空间相互之间的联系交流也要进一步加强。
政策先行鼓励模式创新
目前国内众创空间的发展还刚起步,如何发展壮大是摆在国家、社会及企业面前的新难题。为此,要积极构建创新机制,大力推动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
1.政府要提供有效政策制度保障加强引导
加大政策扶持。适应“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中办公等特点,简化登记手续,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众创空间”的房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鼓励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的众创空间。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处在萌芽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培育发展天使投资。
2.社会应为广泛开展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丰富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力量可以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创意大赛等赛事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民众提供创新创业的锻炼机会,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培育专业的创业辅导师,并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专家学者等担任创业导师。大企业可建立服务大众创业的开放性创新平台。社会力量还可以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倡导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并将其普及,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空间需把握政策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齐发展
运用国家政策优势,努力发展自我。中小型众创空间平台要抓好国家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灵活运用推动机制,规划部署好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主动以创新为切入点,以创新创造更多的产成品为目标,以科技使生活更美好为宗旨,制定有利于平台发展的生产运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此外,利用好政府提供的标准化孵化器,积极推动新项目的产品化,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线上线下齐发展,吸引更多人群。实体空间可以采用C-D-M模式,C就是社区,一个集聚创客们的社区,D是开发平台,这个开发平台可以是一个实验室,也可以是一个车间,用来实现项目的成果化,M是市场,要主动吸引新型群体来实现产品上市后的消费。在注重实体空间有效运作的同时,要把握好互联网的空间推广,做好线上与线下同步进展。开创特色网站,实现新项目信息共享化、公开化、可阅读化、可展示化。加快项目信息更新速率,促进大众与创客的互动,创客与创客的交流,平台与平台的协作。利用网上平台吸引更多年轻创客们的加入,努力为平台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善创新队伍的整体建设。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