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过来度假。他在比华利山上某奢侈品牌店当经理。我们聊到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国豪客“钱洗”美国奢侈品牌店的话题,也谈到了我的一个疑问:普通中国人,假如月薪5千元收入,而一个香奈儿包要两万多,力不能及却趋之若鹜;普通美国人,假如月薪也是5千美元,一个香奈儿包不过三千多,在美国大街上却罕见穿着香奈儿,手里拿着爱马仕,脚下蹬着LV鞋的行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人不买奢侈品?
低价难成“奢侈品”
高价是“奢侈品”的标签之一,很多在中国被视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美国根本就不算奢侈品。比如CK的男装内裤,在折扣百货店ROSS卖9.9美元三条,在CK的专卖店也不过卖19.9美元三条。假如按照中国人和美国人月薪都是3000元,不算汇率的差别,在深圳东门买内裤,地摊货都买不到十块钱三条的,所以,怎么能成奢侈品?再说护肤品,一瓶兰蔻不过几十元钱,街头小百货店、小药店都有卖的欧莱雅之流,十多元一瓶,根本就不能算奢侈品。
寇驰有自己的专卖店,但是他们的东西全是中国生产的,它又有自己的奥特莱斯,里面卖的包包一百元出头的都有,来自中国广东乡下的唐人街大妈人手一个,几乎和环保购物袋一样的普及程度,何来“奢侈品”之说?即使是意大利生产的古琦,在价格定位上跟寇驰也差不远,他们也有奥特莱斯,完全没有任何“奢侈品”的“豪华”。
奢侈品暗示圈子和等级
在美国,奢侈品实际上是上层圈子里的人共同认可、使用的一些物品,暗示了社会等级,是圈子文化的佐证。假如你不在圈子里面,却使用了相应级别的物品,就会给其他人看成是异类。比如在一个公司里面,穿阿曼尼风衣的是财务总监、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这等级的大佬,可是忽然有一天,一个销售部的小白领也穿阿曼尼风衣来上班,她的同事并不会羡慕她有钱买这件奢侈品,反而会感到疑惑:“难道她被越级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了?也不能穿阿曼尼啊!差了三级才到首席运营官那儿呢!难道有内幕?”在这种猜想下,小白领丢了工作都有可能。不是那个阶层的人,穿成那个阶层的样子也不会受到认同。因此,没有人愿意花钱毁掉自己的圈内形象与职业前途。
另外,大部分美国人从小就受到洗脑,认为“有钱人”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群体,通常与自私、炫富、伪善、看不起普通大众等特性关联。许多有钱人即使真的有钱,也希望自己能看上去普通一点。甚至干脆把自己的身家财产捐出去,让大家不会用仇富的眼光看自己。因此,大部分有钱人都不会刻意把名牌穿戴在身上,让人家笑话自己“像个有钱人”;更何况根本就不是有钱人的中产以下阶层了。
美国人的钱花在哪儿了
既然很多中国人视为“奢侈品”的物品在美国根本不是奢侈品,即便使用真正的奢侈品也并不代表就此进入上流社会,不仅无法令人羡慕,反而会让人看低,因此,假如某件比较贵的奢侈品有更便宜的替代品的话,美国人宁愿买后者而不会花更多的钱去为那些大牌的天价广告费买单。用他们的话,花钱买牌子有点“冤大头”。
此外,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十很富有,普通美国人要花钱的地方很多。高昂的教育费、医疗费、保险费不说,家政、理发、房屋及汽车维修等凡涉及人工的地方,美国收费都比中国要高很多,而奢侈品的维护、保养费用更是高得惊人。在家庭必需花费已经占据相当大的收入份额的前提下,普通美国人没有理由去购买奢侈品。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知道了,虽然美国的奔驰、宝马销售价格仅仅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在美国的路上也不会遍布奔驰、宝马;虽然美国的LV、香奈儿的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美国人也不是人手一件。月薪一万元的中国人可能会买一台二十多万元的丰田RAV4;但是月薪一万美元的美国人肯定不会去买一台只需要二十多万美元的兰博基尼。
(来源:网易财经)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