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干部家规立在行动上

发布时间:2015-10-09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刘庆传    
 

翁心存、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祖上世代农民,家境普通,但后来翁心存、翁同龢父子入阁拜相,同为帝师;叔侄联魁,状元及第;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家族之望,令人慨叹。

“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清廉自律、志在报国”、“为语汝曹须自立,家风清白守仪醒”、“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品读翁氏的家风,不难发现,翁世家族的鼎盛显贵,与其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注重培养良好的家庭是非观、价值观不无关系。良好的家风、世代的坚守,恐怕是翁氏发达的重要原因。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很多家族都逃不出“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甚至有的是暴富暴穷、暴贵暴贱,迅速升官发财,而又很快就“眼见他家起高楼,眼见他家楼塌了”。这其中固然原因复杂,但家风不善、根基不厚也是重要原因。

透过翁氏的家风,我们至少能够看到这几种品质: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克勤克俭、贵而不骄、富而不悖、知恩图报等等。反观一些栽了跟头的干部,挂在家里的训条是“厚黑学”、“潜规则”,是如何八面玲珑、怎样左右逢源,却丝毫没有把一些传统中好的家教与家风放在心里。比如,有的干部觉得,做人不能太老实,老实就会吃亏,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也有意无意地教育孩子要争强好胜、丝毫不让,久而久之,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骄横跋扈、目中无人的“衙内”。不难设想,这样的家庭,即便钱赚得再多、官做得再大,恐怕都很难代代兴旺,更难像翁氏那样,数代之内英才辈出。

在家庭和家教上,女性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一代无好妻,十代无好子”,这虽然夸张了点,但却反映了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国家把女性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此。江西省鹰潭市原副市长魏时中曾为了躲避逢年过节上门送礼的各路开发商,带着全家住到亲戚家中。然而,魏时中的妻子侯水娥却对于丈夫的“死板”非常不满。在她的一再怂恿下,魏时中最终失守。搞好家风,做好家教,首先恐怕要教好子女、妻子。

这几年,媒体关注到一种现象,很多落马干部都经历了“少时贫寒、壮年发达、中年落马、晚景凄凉”的人生轨迹。进而提出,出身贫寒的干部似乎更容易成为贪官。这种观念当然是片面而肤浅的,但从家庭教育的层面来说,有的贫寒家庭对孩子家教不足、在道德培养上缺乏必要的熏陶,致使这些孩子能力出众而德育欠缺,为未来犯错埋下了病根。

最近,淮安市开展领导干部立家规试点。其实,立家规这种事,别人还真干预不来。如果干部没有从心里、骨子里认识到立家规的必要与重要,而是外在地要求他立一个家规摆在家里,那估计除了摆设,什么用也没有。从这个层面来说,立家规,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其次解决立什么、怎么立的问题。立家规绝不是立在纸面这么简单,而要立在行动上、长远上。不然,立家规就会弄成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只能成为他人的谈资。

(作者系新华日报主任记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