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在英国被誉为“流动的文明”,无论在我生活过的谢菲尔德,还是伦敦、爱丁堡、剑桥等城市,“流动的文明”都曾撞击我的心灵。
“英国绅士”世人皆知,公交车司机的敬业热情和贴心关怀,让我真切体会到何为“绅士风度”。犹记得初到异国,独处于完全陌生的环境,连坐公交我都万分紧张,深怕坐错车、下错站。第一次坐72路公交车,那位热情司机察觉到了我的紧张和茫然,微笑着对我说:“Don’t worry, I will give you a shout.”(别担心,到站我会给你提示。)这句话如冬日暖阳,让我的紧张和茫然烟消云散。英国的车道虽然比较狭窄,但驾车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公交司机们却能在其中游刃有余地穿梭,如果看到前方有行人,或对面有来车,司机通常静候行人或让对面车先行,并不会按喇叭或者大喊催促。
“流动的文明”同样也体现在乘客身上。每次当车进站时,乘客们都会自觉在候车亭排队上车,即使是在寒冷的雨天,大家也都默契地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无争不抢,井然有序。上车后,人们依次从后往前坐,把前排座位让给老人和后上车的乘客。乘客之间用不大的声音互相微笑示好,安坐后多半阅读书籍。有一次乘车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一位英语不是很好的印巴籍母亲带着5个孩子准备上车,但他们没有公交卡,需要临时向司机购票,那位司机便放慢语速,耐心售票,仔细找零,全车乘客们都耐心等待,无人抱怨。
英国公交车的设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有一次搬家,我带着4个超大行李箱准备上公交,正在发愁如何将行李尽快带上车,万万没想到,司机将公交车整体下降贴近地面,方便我拖上行李,这可前所未见,一下子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实际上,英国公交车不但可以升降,还可以从车门伸出钢板与地面连成斜坡,这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和推婴儿车的乘客。此外,公交车上还有不少贴心小细节,比如在公交车门左手边,通常会有一个蓝色的Pick me up(请取阅)的报刊盒,乘客可以免费取阅当日报纸;车门边约一平方米的平台是专门存放大件行李的,这样,拿行李的乘客可以很轻松地上下车;再靠里一点,有个较宽的专用空间,可用来放置轮椅或婴儿车,这里特别设置了腰靠,以便家长能更轻松地照看婴儿。
英国的公交车特别重视安全性。在公交车上,有许多竖直的黄色手扶杆,人们就算闭着眼睛都可以随手抓住一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车辆颠簸或急刹带来的安全隐患。如果乘客发生了紧急情况,需要马上停车,“Emergency”红色紧急按钮处于触手可及的明显位置。此外,车辆尾部有一个紧急出口,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由一根拉杆拴住,当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乘客一拉拉杆,就可以打开紧急出口,迅速逃生。
英国的公交车,“流动的文明”,有说不尽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总是憧憬,有一天我们的公交车也可以那么人性合理,那么整洁有序,让人倍感关怀、无比亲近。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