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大任务,去产能排在第一位。从五大任务的内容来看,去产能也应当是名副其实的首要任务,或者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问题。
这是因为,其它四个方面问题的产生,都与产能过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库存问题,毫无疑问是房地产市场产能过剩的结果,去库存也是为了去产能;杠杆问题,则与前些年盲目发展、无序发展、过度发展、负债扩张密切相关,去杠杆,就必须先去产能;成本问题,无疑是产能严重过剩下对资源的过度争夺和占用造成的,如果产能过剩问题不解决,降成本难度也很大;短板问题,则是因为产能过剩行业占用了太多社会资源,导致许多应当重点发展的领域反而变成了短板。
这也意味着,去产能效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如果去产能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其它四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再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难言成功。反过来,如果去产能问题解决好了,其它四个方面问题的解决难度也就小得多。
众所周知,自进入21世纪以来,去产能就一直是经济工作的重点。特别是2003年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实施的宏观调控,更被认为是打响了去产能的第一枪。遗憾的是,由于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没有统筹兼顾,不仅没有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反而使钢铁、水泥等行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此后的几次去产能调控,也因为政策上的顾此失彼,导致去产能工作陷入越去越高的怪圈。
也正是因为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带来了经济结构越来越失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越来越难。更重要的,它造成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使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大大下降,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
所以,中央决定把工作重点转向供给侧并提出五大任务,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去产能则是问题症结所在。只要产能过剩问题一天不解决好,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就一直存在,其它方面的矛盾就很难得到化解。所以,去产能必须成为结构性改革的靶心,成为五大任务的核心。
在实践中,去产能首要的是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最为紧迫的任务。“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成为市场供应的强大阻力。不把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做到位,去产能要想达到目的,难度很大。要注意的是,由于“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业,且大多块头大、员工多、负债重,如果不加大改革力度,处置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所以,一定要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改革清理、处置一批“僵尸企业”,达到去产能的目的。
在去产能过程中,还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除“僵尸企业”的处置适当加入一些行政手段之外,其它方面一定要以市场为抓手,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整,政府不要再用行政手段对市场过度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不要对产能过剩行业予以保护。同时,一些产业明显偏重的地区,可能因此而出现经济增长下滑、财政难以运行的问题。对此,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这些地区做好去产能工作,避免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作者系镇江市质监局副局长,著名财经评论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