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底到江苏调研视察时指出:“从目前条件看,江苏可以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特别强调“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罗志军书记在江苏省委第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指出,江苏要实现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时间概念上的提前,主要是质量和水平提升的率先。
我们对江苏“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分析与判断。通过对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测算,江苏将在2016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但苏北经济最薄弱5县(泗洪、泗阳、灌南、灌云、睢宁)“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比重”等核心指标预计到2022年才能达到目标值的100%,其中灌云县要到2023年才能达标。根据江苏省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测算,江苏将在201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苏北5县“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核心指标预计到2021年可望达到目标值的80%以上。如果要把苏北五县的这三项核心指标提前到2020年达标,任务将十分艰巨。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江苏“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民生领域方面的指标上,重点难点在苏北一些经济薄弱县区。因此,要扎扎实实补短板,尽可能拉长补齐,以确保江苏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锁定短板指标,实现并巩固其在“十三五”期间的达标程度。
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短板指标就是问题导向。江苏要锁定以下两类指标,切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与水平。
一是盯住弱势指标。从江苏省级层面看,2014年实现度都还在80%以下的末尾指标,主要有4项,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全是民生领域的指标。首先要把这4个弱势指标提升到80%的实现度以上,然后再巩固这些指标的实现程度。根据趋势预测,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例”这3个全省指标2015年底可望达到80%的实现度,“城乡居民收入达标人口比例”这个指标要到2018年才能达到80%的实现度。
二是跟踪波动指标。一些已经达标但人民群众期望值在不断提升且容易出现波动的指标,如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社会保障、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法治和平安建设水平、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等,这些民生与民主法治方面的指标,一定要严密观察,避免出现新的向下波动与风险。
采取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快苏北经济薄弱县区的全面建设小康进程。
建议进一步加大苏北经济薄弱县区发展的力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双管齐下,要在“十三五”期末一个不少地把苏北各县都带进全面小康社会。一是继续用好用活苏北振兴的实效明显的政策,并建议采用新的“滴灌行动5年计划”,即针对现有发展情况预计难以在2020年达标的经济薄弱县(不止前述5个县),由省政府主导,在产业、财政、金融、税收、投资等政策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支持措施,定点定向扶持,项目安排优先;二是建议采取“涓滴行动5年计划”,即对经济落后地区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投资与消费一系列经济活动来带动其发展和富裕。三是可以学习推广淮安市的“一县一策”的经验与做法,以当地最为合适的重大项目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点。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人民群众创业积极性,真正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是加大精准扶贫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扶贫、金融扶贫、互助资金扶贫、厂商扶贫、合作社扶贫等多种形式,尽快让苏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并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拉长优势指标,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确保建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补齐短板的同时,也要强化长板,充分发挥我省的发展优势。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在实处,进一步强化其在经济转型升级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中的根本作用,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优势品牌计划,厚植实体经济发展优势,推动江苏产业向中高端提升。进一步发挥江苏科教资源优势,促进其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更高层次推进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更高水平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
(执笔人:王庆五、刘旺洪、吴先满、章寿荣等)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