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之后

从人民币进入SDR看国际货币体系转型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6-02-04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张 莉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币值与黄金挂钩,其他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盯住美元。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美国一国为全球提供储备货币的这一体系,被认为存在根本性制度缺陷,为了维持既有的国际金融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创设一种补充性的国际储备资产,作为对美国以外美元供给的补充。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革,大国和区域经济集团实力发生变化,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呼声越发高涨,这使得未来国际储备体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

SDR是怎样一个“篮子”?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称“纸黄金”(Paper Gold),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特别提款权依据各国在IMF中的份额进行分配,可以供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其本质是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应对国际收支逆差的资金使用权利,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贷款。配额的SDR没有成本,成员国不需要向IMF支付利息,只有当成员国在国际贸易中用SDR支付进口,而使成员国间手头的SDR头寸偏离了当初分配额度时,偏离的那部分才需要付利息。特别提款权利率相对低廉,大致是根据篮子货币金融市场短期利率加权平均计算而得,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员国还可以直接用特别提款权偿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支付利息费用;参加国之间只要双方同意,也可直接使用特别提款权提供和偿还贷款,进行赠予,以及用于远期交易和借款担保等各项金融业务。因为它是IMF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1969年,IMF创设SDR,初始价值被设为1单位SDR1美元,相当于0.888671克黄金。到1973年,多数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先后被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SDR开始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篮子货币的选择以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五年内平均达到全球1%以上为准则,起初有16个国家的货币,后改为美英德法意五国货币;日元在1980年被纳入SDR篮子;欧元在1999年出现后,代替三个欧洲大陆国家货币,与美元、英镑、日元一起组成了新千年头15年内的货币篮子。衡量特别提款权价值的是其“一篮子货币”,特别提款权通过篮子货币币种和权重选择决定其估价水平,并根据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确定当日价格,权重由篮子货币的贸易结算和国际储备量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五年对篮子中的货币进行检查,确保各种货币所占权重能够真实反映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

目前SDR货币篮子由美元、欧元、英镑及日元组成,其占比分别为41.9%37.4%11.3%9.4%201511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扩大至5种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的权重分别为41.73%30.93%10.92%8.33%8.09%,新的货币篮子将于2016101日正式生效。

人民币“入篮”的艰辛之路

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选择是政治和经济问题, 货币的权重计算则是技术问题。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应当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自然过程,然而,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之路却一波三折。根据IMF分别于201010月和20119月发布的《SDR定值审查方法综述》和《SDR货币篮子评选标准》,SDR货币篮子评选标准,一是要求货币发行国或货币联盟截至修订评选条款生效日期之前的五年间出口货物和服务的总额位居前列,二是该货币要满足IMF定义的“可自由使用货币(Freely UsableFU)”标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进一步的质疑,IMF改革呼声高涨,弱化美元和强化多元货币体系是多数国家的心声。在20093G20峰会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议。由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纳入篮子货币是弱化美元的重要步骤,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南京“峰会”上高调支持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亦得到IMF的部分支持。在2010SDR进行审查时,IMF就已经对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提议进行了审议。但是,最终执行董事会还是作出了将人民币排除在SDR货币篮子之外的决定,认为尽管中国的出口份额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银行国际负债中的份额、国际债券交易中的份额和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四个指标方面没有达到国际交易结算中的广泛使用程度以及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的广泛交易程度,从而认定人民币没有满足“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标准。

2010年以来,我国央行进行了相应的金融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包括向境外央行类金融机构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IMF资本账户管制分类下的40小项,我国目前已有35个小项全部或部分实现货币自由兑换。2015年,IMF对“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评估标准也采用了更务实的“储备资产标准”,涉及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使用情况、即期市场交易量、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拥有市场化的利率工具这四个方面,并不要求其发行国实现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执董会认定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定义及各项标准,纳入SDR篮子,位列第三。

针对人民币2016年新年大贬值、在岸离岸汇差剧烈波动,IMF新闻发言人于115日称:在岸、离岸汇差凸显了央行干预下的人民币在未来或将面临贬值风险,进而可能威胁到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人民币“入篮”对国际货币体系转型的作用

全球失衡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结构性缺陷,SDR作为超主权货币,是IMF对当时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修补”的具体举措,但就其实际成效来看,并未达到IMF的预期目标:目前SDR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比重仅为4%,在人民币入篮之前,SDR篮子中仅有的一次货币替换出现在1999年,当时是用欧元取代了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在过去的40多年里,围绕着如何改革SDR以适应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现实需求,成为国际金融领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当前,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改变又使改革SDR并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彻底大修”这一问题变得急迫起来,SDR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IMF改革方案也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打下基础。现阶段,虽然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仍然主要受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掌控。

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也是全球第五大最被广泛使用的交易货币,人民币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第一个真正新增的、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SDR货币,人民币“入篮”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将从四个方面促进国际货币体系转型:一是将SDR经济体占全球GDP比重从不到五成提升到六成以上,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性,有助于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二是有助于克服原来SDR篮子均为发达国家货币,容易产生经济协同性和SDR相对于新兴经济体波动性明显的缺点,增强SDR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性。三是为基金组织所有成员国拓宽了获取储备货帀的新渠道,拓宽了储备货币资产投资的帀种和投资工具,使得SDR更具有吸引性。四是同IMF份额改革一起,有助于增强中国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的转型与决策改变,并积极提供支持力量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实现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

人民币“入篮”后对我之影响及应对策略

纳入SDR篮子,份额超过日元和英镑,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获得来自IMF的明确背书,同时打开了主流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一条渠道,可以视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入国际储备货币行列的里程碑,意义巨大。

具体来说,人民币“入篮”将带来以下机遇:一是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的范畴,对提高人民币在石油、黄金、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上的定价权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人民币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是推进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新起点,更是中国倒逼自身金融体系改革和金融市场效率提高的助力器;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投资,通过输出商品、服务与资本,使目标国家在其对外贸易及吸收投资方面与中国合作增加,对“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可以降低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带来的资产价值波动和货币超发风险,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发达省份的代表,应该抓紧人民币“入篮”带来的机遇,增强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协同性,加强同国际标准和规则的接轨,加快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推进连云港和盐城等地人民币跨境业务试点争取工作;和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鼓励我省优势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工程建设、金融类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去,进行产能合作,加强全球资源整合,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和低成本的先进材料,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有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特别要加强风险防范阶段相关政策措施的设计,建设金融强省,为全国发展探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