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培养、发现和使用人才机制和制度的竞争,亦即人才战略的竞争。为了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实施新的人才战略,策划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加大对他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留置力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性人才竞争将更为激烈。
竞相创新本土人才培养制度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美国政府通过投资STEM教育,培养创新人才。STEM计划是一项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实施了相关的教育政策,不断加大对STEM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理工科的素质和能力。STEM教育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课题,使学生在比较小的年纪,且还未对数学、科学、工程类理工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之前,产生学习的兴趣。STEM教育的潮流逐渐成为美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者希望借此增强学生的科学技能,因此运用科学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而进行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也应运而生。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可以在线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室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互动的内容包括答疑解惑、知识应用、动手实践等。而混合式学习是指结合在线课程和面对面实体教学的学习方法。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混合式教学,都鼓励学生利用电子科技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
德国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得益于德国把人才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从国家到社会都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德国采取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体系,这是一种针对中学毕业生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为期3年或3年半。“双元制”教育推动用人企业提前介入学校培养环节,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从而保证学生毕业后有较高技能,能够找到合适岗位,得到相应的待遇保障,同时企业通过人才集聚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人才效益。“双元制”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此外,德国重视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摆在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在职培训,由政府牵头,督促企业对在职员工进行各种形式培训。
重视人才是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日本不仅重视继续教育,而且重视教育民主化改革。2012年6月,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讨论并公布了“面向肩负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人才培养的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政府将通过政策干预和资金支持,推动大学确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顶尖研究基地、世界一流研究生院的建设以及产学官的合作等促进研究生院从根本上强化其教育功能,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并实现博士职业多样化发展;通过派遣优秀的人才到海外顶尖机构学习,加大对青年研究人员的经费支持,普及和完善任期制等为青年研究人员尽早独立营造环境等。日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出能够活跃于国际舞台的“领袖人才”。
争夺全球人才各有高招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人才流动国际化的情况下,延揽国外人才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人才资源之一。为此,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系统性的人才规划,出台重要的人才政策和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人才智力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美国通过制定移民政策吸引急需的高端人才。一是1965年颁布了具有开放精神的“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引入外侨登记卡( 绿卡) 制度。三是国会不断修订短期工作签证政策。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仅面向建筑、工程、医学、生物技术和电脑编程专业技术人员赴美短期工作的签证,每年限额为6.5万张。2009年,美国已经出现了多种面向来美接受培训或者提供劳务等短期工作的签证。政府通过设立各种基金、援助计划奖励使用高端人才,先后推出《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和《国际教育法》,持续加大对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度,大力发展猎头产业,将猎头产业提升到执行和落实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不断吸引人才。
德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研发人员数量在欧盟国家中位居第一,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仍是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网罗接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才与投资者,联邦内阁于2012年2月通过授权法案,正式开始向非欧盟国家的专业技术人才发放“欧盟蓝卡”。 另外,从2012年4月起,“德国联邦专业资格认可法”也正式生效,通过承认外国专业学历和资格,有效吸引外国专业技术人才,应对专业人才短缺。2012年10月,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签署新协议,联合启动了专门面向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等国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试点项目。
近年来,奥地利的科学研究迅速发展,在资金投入、参与欧盟研究框架计划等方面都处在欧盟国家前列。为进一步使奥地利在2020年跻身欧盟“创新领导者”行列,提升国际竞争力,奥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升到3.76%。2009年,奥地利开始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建设了科学技术研究所(IST),2012年,奥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IST,并计划通过增加科研投入,建设一流科研设施,到2026年,使其科研小组增加到90-100个,集聚1000名世界顶尖研究人员。
培养和扶持创业人才渐成潮流
目前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在各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被各国视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基于此,一些国家纷纷推出创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计划,设立了创业扶持基金,以加强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
美国在2011年12月启动了“创业美国”(Start Up America)计划。其核心目标是,扩大美国高增长型创新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激发创业精神,鼓励更多的人创业。2012年,联邦教育部呼应白宫的“创业美国”计划要求,联合一些教育机构和组织,制定了系列创业教育计划,试图将创业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社区学院教育以及大学教育之中,为美国未来经济发展培养创业人才。在美国,创客行动和创客空间正在大规模地进军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在这里,学生被鼓励运用3D打印机、设计的软件或其它技术来探索新的知识和概念。这类“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不断尝试的科研精神。美国许多公司都参与推动校园创客行动,如Google联合乐高集团、国际地理、Scientific American、Virgin Galactic发起的谷歌科技博览会,就是鼓励校园创客的一个全球在线科技竞赛平台。
2012年,英国政府公布了总投入8250万英镑的“创业贷款”(Start Up Loan)计划,专门为18-24岁的英国年轻人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的支持。“创业贷款”计划将为通过筛选的每位年轻创业者提供最多2500英镑的启动贷款,最长还款期为5年。英国政府希望该计划能像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补助计划”(Enterprise Allowance Scheme)一样挖掘新一代创业者的潜力。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发达国家在人才战略上的经验或许能够给我们些许启示。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