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下属的谈话技巧

发布时间:2016-08-03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晓理    
 

谈话与对话不同,对话更多的是一对几,谈话则是一对一;对话是公开的,谈话则是私下的;对话所要解决的是上的问题,谈话所要解决的则是上的问题。领导者通过与下属的个别谈话,可以掌握和解决许多不便或不愿在公开场合下暴露的问题。如果说对话要讲究语言技巧,那么,谈话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如果运用得不好,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创造一个融洽的交谈气氛。个别交谈是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意见等极好的方式,但这种相互交流要以融洽作为前提。因此,积极创造融洽的交谈气氛,是交谈能否开展和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方面,领导者要有诚意和修养,并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

2.激发下属讲话的愿望。谈话是领导和下属的双边活动,下属若无讲话的愿望,谈话不免要陷入僵局。因此,领导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减轻下属的心理压力,激发下属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

3.启发下属讲真情实话。谈话时,有的下属出于某种动机,谈话时弄虚作假,见风使舵;有的则有所顾忌,言不由衷,这都会使谈话失去意义。为此,领导者一定要以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尽可能让对方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是真实情况,并不是奉承、文饰的话,消除对方的顾虑或各种迎合心理。

4.话题要从小处入手。和下属交谈,不必从很有深度的话题上入手,因为谈及的问题如果太大、太玄,容易使人生厌,或者给人以夸夸其谈、装腔作势的感觉。因此,成功的领导者在同下属谈话时,总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寓大道理于小事情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就事论事,不泛谈大道理;二是不戴帽子、打棍子,搞上纲上线。

5.让对方充分发表见解。做一个细心的听众,注重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在听取下属讲述时,领导者不应发表评论性意见,让对方先阐述完毕,然后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再做出关于是与非的判断来。措词要有分寸,表达要谨慎,要采取劝告和建议的形式,以易于下属采纳接受。批评对方时不能无中生有,让下属下不了台阶,而是要本着诚恳与善意的态度,平等地与下属进行交谈。

6.善于利用非正式谈话机会。谈话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前者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后者在业余时间内进行。作为领导,不应放弃非正式谈话机会。在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哪怕是片言只语,有时也会有意外的信息。但要注意,当有第三个人在场或有外界其他因素干扰,以及时间仓促时,是不宜进行谈话的。个别谈话是心灵上的相互碰撞,他人的介入,会让下属因自我警觉意识的出现而使思想呈现出封闭状态,这样,就会使谈话的效果大打折扣。至于时间仓促,则可能使谈话犹如蜻蜓点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使交谈难以深入、透彻。

7.掌握谈话的主动权。领导者同下属进行谈话,在让对方充分发表见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谈话的局势,善于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善于提问,善于启发,使话题围绕着正题进行,放得开,收得拢,适时运用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对话技巧,敢于解剖自己,但切忌一味自我批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