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利用外资面临的问题与形势

发布时间:2016-10-0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张远鹏 徐 清    
 利用外资是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自2003年到2014年保持了十二年的全国第一。但2013年以来,江苏利用外资呈下降态势,并在2015年被广东超过。今年上半年,根据商务部口径,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3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广东省28.35亿美元,重回全国第一。但同时也要看到,江苏利用外资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要保持在全国的位次不后移仍面临不少挑战。

江苏实际利用外资在2015年被广东赶超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通过与广东的对比可以看出江苏利用外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广东自贸区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优势。20154月广东自贸区挂牌以来,确立了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资管理模式,90%以上的外资项目实现了备案管理,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广东还大力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在金融、贸易和专业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对港澳扩大开放。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广东吸引港资和服务业利用外资,而江苏则面临广东和上海自贸区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

第二,广东服务业利用外资超过江苏,而江苏依然保持以制造业为主的引资结构。2015年,广东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因此增长19.5%,占全省比重达56.9%,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而江苏则为113.16亿美元,同比下降7.74%,占全省比重46.62%。同时,江苏制造业利用外资在2014年下降16.46%2015年下降18.63%,制造业下降的同时服务业没有跟上,导致总量的下降。

第三,广东吸收港资强于江苏。广东的外资主要来源于香港,而来自日韩和欧美国家的投资则较少,这原本体现了广东吸引外资来源单一、过度依赖港资的问题。在欧美再工业化导致外资回流和日资转移的背景下,港资的地位更加突出,广东吸引港资多就成为一个优势。借力自贸区和CEPA(《关于建设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2015年广东吸引港资增长了48.3%。江苏投资来源地多样化,2015年来自东盟、日韩、美国和台湾的投资均下降,港资也下降15.09%,从而导致在利用外资的总量上少于广东。

第四,广东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更高。广东等省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对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力度。201311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广东省创新招商引资工作行动纲要(2013-2015年)》,提出2013-2015年全省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超过750亿美元,并明确了引资的考核措施及相关扶持奖励政策。2013年开始,浙江省连续两年制定实施利用外资专项考评办法。山东省也一直把利用外资工作纳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范围。相比较而言,江苏部分开发区对外资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强度有所弱化。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江苏利用外资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制造业利用外资下降较大,但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长速度还有待提升;二是竞争优势的转换没有衔接上,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又未能在外资管理体制和服务业开放的改革上抢占先机。

近几年来,我国吸引外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主动调整策略,有利于江苏今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

第一,全球经济总体复苏缓慢,跨国投资增长乏力。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报告,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波动明显,2014年下降16%2015年上升38%,但预计2016年又将下降10%-15%。我国2015年利用外资的全球排名从第一降到第三,进入总量趋稳的结构调整期。在这一背景下,江苏利用外资在总量上要有所提升难度不小。

第二,制造业吸引外资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高端制造业吸引外资有望提升。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江苏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平均成本2014年达到58409/年,苏南地区则达到67663/年,远高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成本还相对较低,利用外资水平在不断提高,使得江苏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竞争。此外,我国市场容量、人力资源、资金、科技、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增强,在这一方面,江苏具有一定的优势,应努力将高端和先进制造业打造成吸引外资的新亮点。

第三,服务业利用外资呈上升趋势,成为吸引外资的主力军。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提升是确保利用外资总量提升的关键。2015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61.1%,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4年超过制造业。一方面我国服务业不断扩大开放,外资服务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金融、医疗卫生、养老、文化艺术等领域成为外资流入的新热点;另一方面我国人才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与现有外资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紧密契合,跨国公司在我国更多地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机构。

第四,利用外资的制度和政策竞争更趋明显。在自贸区的改革举措没有得到复制推广之前,江苏既是成本高地,又是制度和政策洼地,同时面临来自三个区域的竞争压力。一是本已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东南亚国家在加入TPP后又增添制度优势,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的虹吸压力,三是中西部一些地区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在吸引体量大、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外资方面对我省形成一定的冲击。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