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应多些差别化探索

发布时间:2017-01-22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刘根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同样,做好“两聚一高”这份江苏答卷,也特别需要基层多些差别化探索。“顶层设计”是站在战略制高点规划发展问题,差别化探索则是从当地实际出发精准对接上头精神。“顶层设计”总是根据全局状态来制定,不可能特别具体,要把“顶层设计”变为现实,就得在吃透上级精神基础上多些差别化探索。

有种现象由来已久,即“上下一般粗”。上面一个政策下来,不“消化”,不“加工”,直接往下“贯彻”。看似“全面贯彻”,还特别“雷厉风行”,但事实上却因缺乏差别化探索,没有结合具体“下情”,执行中难免磕磕绊绊,致使“落实”屡屡“落空”,使政策在执行中表面化、简单化、绝对化。

前不久,有权威媒体发问:特色小镇如何真“特”?围绕某主导型产业,融“产、城、人、文、景”要素,建设特色小镇,顺应了经济新常态。但记者调查发现,“一哄而上、定位雷同”已成特色小镇建设突出问题。比如全国规划中基金小镇已经超过20个。有些地方觉得基金小镇是高端化特色小镇,一定要抢山头,纷纷给予过高财政补贴与土地及税收优惠政策。有些地方实际上是打着特色小镇旗号搞地产开发,本质内涵根本不去考虑。特色小镇核心内涵是创新,建设特色小镇也是聚力创新。但万万不可忘了,特色才是特色小镇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因而,多些差别化探索,才能做好“聚力创新”这篇大文章。

有两个告诫也格外值得关注。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莫刮模仿风。目前,各地在建或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已经超过30个,相当于平均每省至少有1个。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更加扎实而有深度的科研力量作为支撑。各地互相跟风模仿,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最终会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蹈传统产业小、散、乱覆辙。二是不要盲目追求第三产业占比。在各地所晒年度成绩单中,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是个共性亮点。现代经济是个有机整体,三大产业之间发展要良性互动,如果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也难以持续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刮模仿风,盲目追求第三产业占比,也都表明差别化探索太缺乏。

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差别化探索既是以创造性精神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也是在以创造性精神谋划基层科学发展之策。能不能善谋善作更善成,首先就看“磨斧”工夫是否足。用认真学习来克服“本领危机”,不能丝毫懈怠。“磨好斧子”,还要把学和思融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考什么?主要就思考怎样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在基层探索上有作为,创造性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有种人也知道应多些差别化探索,但往往是“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经验,有了经验再看看”。结果,不是墨守陈规,就是盲目模仿。不仅误了发展机遇,也造成了决策浪费。差别化探索是先行先试,在其位就应勇于担当,看准了便大胆去干。当然,有关部门也应努力完善容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作者系南京日报资深评论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