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与企业的基本特点
2015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502.9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27.06亿元。进入新常态以来,深圳虽然经济增速也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整个“十二五”期间(2011-2015),深圳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为9.64%。在产业结构上,深圳产业结构体现了“软性化”和“服务业化”特点。在制造业内部,2015年深圳四个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5291.0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77.98%,其中,排名第一的电子信息行业所占比重为62.12%,充分反映了深圳首位工业行业主导性强、行业辨识度高的特征。
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城市对外经济辐射功能主要载体。深圳企业有四个方面显著特点:第一,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多;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企业多;第三,本土新生成长企业多;第四,有影响力企业和企业家多。在市场竞争行业,深圳行业领袖企业和领先企业多,许多企业已是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包括信息通信技术(ICT)行业中的华为、中兴、腾讯,生物技术行业中的华大基因,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比亚迪,工业计算机行业中的研祥高科等。深圳在不同阶段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与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同步的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包括1995年成立的比亚迪、1996年成立的大族激光、1998年成立的腾讯和共进电子、1999年成立的华大基因、2001年成立的神舟电脑、2005年成立的兆驰电子、2006年成立的大疆科技等。
表1:1995年后深圳成立的著名新兴产业企业
成立时间 |
行业 |
企业名称 |
1995 |
汽车(新能源汽车)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1996 |
高端装备制造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公司 |
1998 |
互联网 |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
1998 |
软件和信息服务 |
腾邦集团有限公司 |
1998 |
电子信息 |
深圳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1999 |
生物工程 |
华大基因 |
2001 |
电子信息 |
深圳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2002 |
供应链服务 |
深圳富森供应链管理公司 |
2005 |
电子信息 |
深圳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
2006 |
航空技术 |
大疆创新科技公司 |
企业家是具有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人,属于国家经济发展重要人才资源。在新兴产业领域,深圳不仅拥有老一辈以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为代表的企业家、中生代以研祥高科陈志列为代表的企业家,而且广泛分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年轻企业家,如腾讯集团的马化腾、大疆科技的汪滔等。
在主要工业产品中,深圳以整车整机和关键部件为主,如金属集装箱、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新能源客车、工业计算机、精密制造装备、产业用无人飞机、生物医疗电子检测设备等。深圳消费类电子产品则以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为主,且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如智能手机、消费类无人飞机、彩色电视机等产品占据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第一。
因为创新无限,深圳在广东省经济地位呈显著上升趋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21.24%上升到2015年24.04%。另外,深圳与广州、香港经济总量(GDP)差距呈缩小趋势,深圳与广州经济总量(GDP)差距已由2010年831亿元缩小到2015年597亿元;深圳与香港经济总量(GDP)差距已由2010年7995亿元缩小到2015年4961亿元(香港GDP按港币与人民币汇率1:1计算)。
深圳创新发展的突出表现
自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深圳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但深圳依靠自主创新,已显示出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有关统计显示,2010-2015年深圳已摆脱了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道路,全社会固定资产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始终维持在20%以下范围。
深圳城市竞争力强,主要体现在企业竞争力强,尤其体现在不同时期能涌现一批行业领先企业。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涌现了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先行企业,如家电(电视机)行业中的康佳、创维,旅游业中的华侨城,房地产业中的万科,金融业中的平安保险、招商银行,通信行业中的华为、中兴;20世纪90年代中叶后又涌现了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企业,使深圳成功实现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在分区发展中,深圳以产城融合型功能区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载体,强调功能分区和精准定位,重点培育各自增长极,着力内生型新兴产业和本土型企业发展,呈现出了全域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同步发展态势,不仅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高,而且形成了具有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模式。
表2:深圳各个年代成立的著名企业
行业 |
企业 |
成立时间 |
家电 (电视机 ) |
康佳集团 |
1980 |
创维 |
1988 |
|
通信信息技术 |
华为 |
1987 |
中兴通信 |
1985 |
|
富士康 |
1985 (在深圳建立中国大陆总部) |
|
房地产 |
万科 |
1984 |
旅游 |
华侨城 |
1985 |
核电 |
中广核 |
1994 |
金融 |
平安保险 |
1988 |
平安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
1987 |
|
招商银行 |
1987 |
|
互联网 |
腾讯 |
1998 |
主题公园 |
华侨城 |
1985 |
华强(方特) |
1979 |
|
新能源汽车 |
比亚迪 |
1995 |
工业计算机 |
研祥高科 |
1993 |
高端装备制造 |
大族激光 |
1996 |
无人飞机 |
大疆创新科技 |
2006 |
生物工程 |
华大基因 |
1999 |
海王集团 |
1989 |
|
迈瑞生物医疗电子 |
1991 |
|
批发市场 |
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 |
1989 |
快递 |
顺丰速运 |
1993年在顺德成立,2002年总部迁入深圳 |
创新发展的深圳经验
做强终极产业,优化过程产业。城市发展依靠产业,深圳成功经验重要一条就是选准终极产业,把控流量要素,不断优化过程产业,依靠市场手段淘汰水土不服和昙花一现产业。网络世界,流量为王,深圳凭借交通区位优势和企业优势,通过建立平台,把控物资流(港口、机场、陆上口岸)、信息流(腾讯)、资金流(银行、保险、证券)、人才流(各类创新发展企业)、技术流(华为、腾讯、比亚迪、中兴、华大基因、大疆、研祥高科等),从而使得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和真正拥有大数据的城市。生产环节弱化为过程环节、过程产业,依靠技术创新,通过智能化不断优化过程产业。
表3:深圳主要功能分区情况
区域 |
2015年GDP(亿元) |
2015年常住人口 (万人口) |
面积 (k㎡) |
功能定位/产业 |
企业 功能机构 |
罗湖区 |
1728.39 |
97.56 |
78.75 |
商贸中心、金融中心 购物中心 |
罗湖口岸 平安银行 |
福田区 |
3256.24 |
144.06 |
78.66 |
行政中心、文化中心 信息中心、国际展览中心、商务中心 |
证券交易所 皇岗口岸 |
南山区 |
3714.57 |
129.12 |
187.17 |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旅游基地、高校教育基地、西部物流基地 |
腾讯、中兴通讯、平安保险、招商银行 、华侨城、蛇口港 |
盐田区 |
487.23 |
22.12 |
74.64 |
港口物流基地 旅游基地 |
盐田港 东部华侨城 |
宝安区 |
2640.92 |
286.33 |
396.69 |
航空客流和物流中心 港深合作基地 前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深圳机场 顺丰速运 |
龙华区 |
1635.59 |
151.15 |
175.58 |
高铁客流中心、电子信息、户外运动基地 |
深圳高铁站 富士康 |
光明新区 |
670.66 |
53.12 |
155.44 |
电子信息、生态旅游、现代农业 |
光明、创维 |
龙岗区 |
2636.79 |
205.26 |
388.59 |
铁路物流、公路物流、电子信息 |
华为、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华南城 |
坪山区 |
458.07 |
35.61 |
165.94 |
新能源汽车 |
比亚迪 |
大鹏新区 |
274.53 |
13.56 |
295.32 |
大亚湾核电基地 生物谷 |
中广核 华大基因 |
深圳产业结构优化
重视企业自主发展,强化自主创新。深圳许多企业从成立之日起,就立志做全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站得高、看得远,以全球行业领先企业为发展标杆,着重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如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华大基因等已成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其中,“华为”立意就是通过产业报国、实业报国、科技报国实现“中华有为”;“比亚迪”立意就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目前,在全球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深圳形成了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创新氛围,即政府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依靠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培育发展本土企业。深圳不乏单纯由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拉动的企业,如房地产领域的万科,批发与零售领域的华强北电子市场、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平湖华南城,主题旅游公园领域中的华侨城和华强方特、家电(电视机)领域中的康佳和创维、金融领域中的平安保险与招商银行等,也有与全球技术革命和消费升级同步发展的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总之,深圳不同年代有不同产业,也有不同本土企业诞生。目前,深圳是中国公认的一线城市,大部分企业都是总部企业,但事实上是本土企业造就了这个一线城市,凭借企业影响力、企业竞争力成为一线城市。
依靠人口红利做大,依靠人才红利做强。深圳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产业发展重点,1980-1990年深圳依靠中国的人口红利,通过“三来一补”发展服装、电子配件、玩具等产业;1990-2000年深圳通过国家开放政策,重点发展本土金融企业(银行、保险、证券)和家电企业、旅游地产企业,使深圳成为金融人才、房地产人才最为集中城市之一;2000-2010年深圳集中发展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本土企业瞄准了全球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2010年以后,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开花结果,华为、中兴、华大基因、比亚迪、大疆等一批本土企业成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可以说,深圳实现了依靠人口红利做大城市,依靠人才红利做强城市。目前,深圳依靠“企业技术力量+人才支撑+创新文化”,成为中国真正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城市。根据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深圳)上提供的数据,深圳拥有创客10多万人、创新载体1421家、孵化场地460多万平方米、超过7万留学人员、留学人员创业企业3900多家。
营造大格局文化,吸引大格局人才。深圳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优秀文化能够吸引人、留住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通过“世界之窗”主题公园,向前来深圳考察的内地朋友,用缩小的模型展示世界五大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通过“中华民俗村”主题公园,向前来深圳考察的海外朋友,用缩小的模型展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虽然现在回过头看,深圳华侨城集团的做法有些“山寨”,但不可否认,通过主题公园模型展示,深圳已露出成为中国门户城市的雄心。城市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大格局的城市必然造就大格局企业,大格局企业则必然吸引大格局人才,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就是凭借大格局胸怀吸引了世界一流人才。其中,华为以产业报国、实业报国和科技报国为己任,吸引天下志同道合各类人才;华大基因以“英雄招募英雄”的方式,吸引国际一流人才。
深圳创新发展对江苏的启示
首先,要学习深圳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有机统一。一是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出清机制,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二是强化政府监管作用,通过提高环保门槛和市场监管,对水土不服产业和昙花一现产业实施“关停并转”;三是政府营造公平环境、创新环境,引导与扶持本土新兴产业,使新兴产业根植本土;四是构建有限有为政府,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政府权力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其次,要发挥江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以区域文化优势营造全球华人精神归属,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自宋靖康之难(1126-1127年)以来,中国经济重心随着政治中心南迁完成了南移,且不管以后政治中心如何位移,中国经济中心由杭州到苏州,再到上海,一直在太湖流域吴(越)文化范围内移动,这充分说明吴(越)文化与经济呈良性互动发展关系。吴文化中追求精致的工匠精神、坚守实业精神必须保留并发扬光大。
再次,要培育发展终极产业,优化发展过程产业,用市场原则和政府监管清理水土不服产业、昙花一现产业。通过“考察人+考查事”办法,选择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努力培育江苏本土新兴产业企业,使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同时,要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单位(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和谐共生的生态群落。
(作者系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专职研究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