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关富民的话题备受关注。百姓不富,居民手中没钱,购买力支撑不起消费、拉动不了经济,说再多的话,讲再多的道理,也打动不了群众,得不到群众的信任。把工作重心转向富民,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是作风转变的表现,更是发展思维转型的标志。
就江苏而言,将富民作为工作重点,是江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作出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包括人均财政收入,江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值得每个江苏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从富民角度来看,江苏就未必有经济总量表现得那么“抢眼”。
江苏的地方可用财力、人均可用财力,特别是居民的购买力,与浙江等地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其原因主要在于,江苏以往过度注重数量的增加,对质效的提升重视不足,特别是居民创业意识的培育、本土企业的培植等方面成为突出短板,呈现出“房东经济”的特征。所谓“房东经济”,就是将政策、资源、资金等都以招商引资的方式给了外国、外地投资者。自然,利润的大头都给了外地投资者,地方政府和本土企业、居民只拿到不多的工资、租金式税收。
以2016年胡润百富榜为例,百富榜上企业总部数量江苏只有187家,而浙江多达278家,比江苏多91家。而同期江苏的GDP则比浙江多了近3万亿元。从富豪数量看,浙江为248位,江苏只有121人,不到浙江的一半。同期,江苏的人口则比浙江多了2500万。从比较中看,至少,大企业、有带动力的企业,大富豪、有影响的富豪,江苏是不多的。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富民”,吹响了富民强省的集结号。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告别“房东经济”发展模式,创建江苏的“老板经济”模式,让更多的创业者聚集到江苏,让江苏的居民更多地投入到创业中去,并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为此,政府要转换发展理念,从追求GDP转向追求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能力,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发展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从GDP情结中挣脱出来。可以考核GDP,但决不能被GDP绑架,不能成为GDP的奴隶。特别在招商引资方面,要把重点转向为中小投资者、居民创业创新提供服务,培育自己的企业,培育自己的企业总部,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
企业要转变发展思路,从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转向长远利益、全局利益、长期利益,确立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在此基础上,确立全球眼光、国际视野,而不能只看到脚下。不满足于当“房东”,而是当“老板”。
普通百姓也要转变生活方式,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积极地投入到创新中去,要把乐于做房东、做长工、做搬运工转向做老板、做设计师、做投资者,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唯此,今后的各类百富榜中,才能看到更多江苏富豪的身影。
(作者系镇江市质监局副局长、著名财经评论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