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一见“亲自”就蹙眉

发布时间:2017-02-27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王石川    


“亲自”是一个常用词,但如今似被标签化。特别是当它与领导搭配时,往往招致另类解读,甚至哄堂大笑。比如,坊间流行“哟,领导,您那么忙咋还亲自上厕所”的谑词;还有人出于反感官本位思维,一见有人使用“领导亲自……”就气不打一处来。

乱用或滥用“亲自”,称得上语言腐败,不仅容易闹出笑话,还会弄巧成拙,甚至弄出乱子,教训可谓多矣。许多事情之所以变糟,就出在不知分寸,拿捏不住火候上。是故,只有准确使用“亲自”,掌握好时、把握住度,才有好的效果可言。

但是,无需一见“亲自”就蹙眉,有些时候,该领导亲自就得亲自。比如,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短短一段话,总书记用了5个“亲自”,语气之强烈、寄意之深切,闻者恐怕无不共鸣与振奋。试想,领导不亲自抓改革,还有什么更值得亲自抓的?尤其在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此时不亲自还等到什么时候亲自?

关于“亲自”,中央有过数次类似表达。比如,中央政治局曾专门召开会议,称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所谓的“自己首先做到”就含有亲自之意。

亲自,是责任,责无旁贷。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改革中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当然应该由领导亲自挑、亲自啃。如果领导作壁上观,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政令就不可能出中南海、也出不了省委大院。

亲自,是以上率下,可提振士气。古代著名兵书《六韬》云:“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带兵打仗,将军身先士卒,军队自然士气高涨。带兵如此,施政也是如此。“给我上”远远不如“跟我上”,以身作则远远胜于以“声”作则。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领导亲自做,便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奇效。

当然,这里的亲自,不是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是不该亲自的也亲自,权力越界。否则,领导纵然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还可能出事。这里的亲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亲自部署的是重要改革,亲自把关的是重大方案,亲自协调的是关键环节,亲自督察的是落实情况。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只要主事者有担当,多“亲自”,再复杂艰难的问题也往往能够迎刃而解。从这个角度上说,在事关改革等大方向的命题上,希望领导多一些“亲自”,更希望这样的“亲自”迎来的是掌声,而不是戏谑和鄙薄。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职评论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