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不买车

发布时间:2017-02-27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徐静波    
 

在去年举行的经济团体联合会新年会上,我遇见了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先生。我对他说,丰田击败德国大众,再度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真是很了不起。丰田社长却说,前景不容乐观,在日本国内,我们的销售量在年年减少,年轻人对于自行车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对于汽车的兴趣,说不定在哪一天,汽车会卖不出去。

丰田社长的话,并非是谦虚的客套,而是日本社会的现实。2015年日本全国汽车的销售量是504万辆,比2014年减少了9%。日本汽车销售量出现大幅下滑的最大原因是年轻人远离汽车。一年一度的东京汽车展,很少看到年轻人的影子。

日本的年轻人为什么不买车?并不是他们没钱买车。日本的汽车比中国要便宜30%左右。像一辆丰田最高配置的卡罗拉,在日本只卖到230万日元,相当于13万人民币,就是一位百货公司年轻售货员一年不到的工资。我家附近有一家奔驰二手车店,我路过时,偶尔也会去转悠一下。一辆奔驰200只开了25000公里,看上去跟新车没啥两样,只卖150万日元,还不到刚入职的年轻人一个月工资。

既然汽车这么便宜,年轻人为何不买?我跟我们通讯社的员工聊,他们说:买汽车是给自己的生活添麻烦。像东京、大阪、京都这样的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坐上地铁轻轨,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买了汽车,不仅家里需要一个停车场,到单位里上班,还得自己付停车费,汽车就是一个添乱的家伙。

日本经济新闻社做过一项市场调查,发现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在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想买的东西不是汽车,而是智能手机,其次是笔记本电脑,第三是自行车,第四是小型音箱,第五才是汽车,而房子被排在了第八位。

城市年轻人大多不买汽车,日本全年生产的500万辆汽车大部分卖给农村。日本的农村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加上土地私有制,不能实现中国式的新农村城镇建设,因此,无论去超市,还是上班上学,私家车是万万离不开的。所以,即使在很偏僻的山区,日本人每一户家庭,几乎也都是人人有车,有的家庭有四五辆,外加一辆全家出游走亲戚的面包车。

前不久,我去日本九州地区的熊本县和福冈县出差,留意到高速公路休息区停车场里50%以上是黄牌照的“轻型车”。日本汽车销售协会和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公布的2015年全国汽车销售报告显示,排名销售量前10位的车型中,轻型车占了7位。其中卖的最好的是丰田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小型车,省油率为全球领先,每一升汽油能跑37公里。由于是混合动力,时速在50公里以下的话,使用的是车载电力,不耗汽油,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区里行使,基本上不花油钱。这款汽车的标准售价为76万日元,政府环保型车补贴33万日元,个人实际支出为43万日元(约22000元人民币)。

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称,2015年上半年,普通轿车的销售量为140万辆,而轻型汽车的销售量也达到84万辆。调查还显示,日本全国100户家庭中平均拥有轻型汽车54辆。而佐贺县、鸟取县、长野县的100户家庭的轻型汽车拥有量,都达到了90%。因为轻型车售价低、省油、使用灵巧、养路费便宜,一年才只有1万日元(约600元人民币),很适合上班族、老年人、家庭主妇使用。

另外,日本的轻型汽车,除了车身短一些之外,各种配置和车内装修,几乎和普通的轿车没有多大的区别,换言之——并不寒碜。

日本的富裕程度不言而喻,但满大街跑的豪华车却不多。日本还有一个怪现象——凡是开奔驰车的,往往会是两种人:一种是黑社会成员,另一种是暴发户。我常去日本国会采访,每次都特别留意国会的停车场,看看那些国会议员们都开什么车,发现都是清一色的黑色皇冠或雷克萨斯,看不到一辆外国名牌车。这背后除了议员们向社会表达爱国情怀之外,还有一种隐晦的东西,那就是顺应社会潮流,怕露富遭人白眼。

这并不是说,外国车在日本没有一点市场,我们偶然也会在街头看到外国车,但是除了奔驰之外,最多的是奥迪和大众,基本上都是德国制造。美国的通用和福特,在日本是无法成为上宾的。法拉利偶然可以看到,但是悍马就很少见到了。

日本的大富豪、有钱有势的政治家,他们都开什么车呢?我接触到的日本首富、优衣库公司社长柳井正,他的坐车是丰田的雷克萨斯,售价800万日元(约40万元人民币)。鸠山由纪夫前首相的座车,是丰田的皇冠,售价480万日元(约24万元人民币)。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则常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估价只有250元人民币。

汽车在日本人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跟电冰箱洗衣机一样,属于“家电”产品,而非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没有人会在买车问题上相互攀比。在大都市里生活,没有车不会被人瞧不起,有车反而会“吓死宝宝”。

(作者系亚洲通讯社社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