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治霾可借全球之力

发布时间:2017-02-27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董 勤    
 

在我国南方地区,江苏属于雾霾污染比较严重的省份。近年来江苏虽然高度重视防控与治理工作,但是雾霾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不仅制约了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而且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治理雾霾能否取得新突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检验江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能否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标志。

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巴黎协定》的生效,为全球发出了必须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的重要信号,国际合作的力度、广度与深度正在不断加强,这为江苏借助全球力量治理雾霾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平台,为江苏利用国际合作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机遇。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低碳企业,借全球低碳市场迅速扩张之力治理江苏雾霾。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显著加大了对绿色低碳能源和产品的支持力度,这就为江苏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市场开拓带来重大机遇。例如,“后巴黎”时代全球太阳能市场将会有惊人的扩张。根据印度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印度政府的目标是2022年全国太阳能供电能力在2015年的4060MW的水平上增长到100GW,并在此后继续扩张。为了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印度政府计划开发建设25个太阳能发电园和10万个农庄用太阳能水泵系统,推动全国55000个以汽油为动力的水泵向太阳能为动力转换。在非洲,肯尼亚政府计划启动可再生能源扩张方案,其中包括建设100个新的太阳能光伏系统。江苏应当抓住此机遇,着力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碳企业,这些企业在充分利用全球加速低碳转型所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的同时,必然会促进自身产品与服务的提档升级,为江苏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和环境治理需要的绿色低碳产品与服务,为江苏雾霾治理提供新的动力。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苏低碳产品与服务品牌,借全球消费者之力治理江苏雾霾。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施标注商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碳标签制度,英国、法国等标准协会推出了诸如《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PSA2050)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产品与服务认证规范,全球1000多家著名企业把“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沃尔玛、宜家等大型连锁零售商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标签。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开展,全球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得到国际认证的低碳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凸显。在此形势下,江苏应积极顺应国际低碳发展潮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产品与服务品牌,借助全球消费者之力,把江苏企业所面临的雾霾治理压力转化为争取低碳品牌优势的动力。

打造一批全球知名的低碳城市,借全球政府间合作之力治理江苏雾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代表了全球城市建设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城市。美国波特兰市大力发展软件、户外体育、清洁能源等新兴支柱产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就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新加坡制定了低碳建设规划,并提出了未来十年内能耗降低30%、废物循环利用提高70%、空气颗粒物减少25%和每立方米PM2.5下降到15毫克以下的目标。深圳市通过近年来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处在低碳发展水平的城市,为中国其它大中城市树立了低碳标杆。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镇江、扬州等一批城市完全有潜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低碳城市,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低碳城市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借鉴先进的低碳城市规划与管理经验,从整体上带动江苏雾霾治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江苏低碳生活社区,借全球非政府组织之力治理江苏雾霾。江苏省人口稠密,如果不深入发动广大群众向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仅凭政府之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在低碳认知宣传、低碳知识普及、低碳行为塑造等方面,很多国际和国内非政府组织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与这些非政府组织开展务实合作,可以打造一批具有重要示范效应的低碳生活社区,对帮助全省群众更好更快地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设立江苏低碳技术国际研究院,借全球低碳科技合作之力治理江苏雾霾。无论是治理雾霾还是应对气候变化,归根结底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近年来,国际技术合作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支柱。《巴黎协定》决定设立专门的技术框架,以促进和便利低碳技术开发与国际转让,重点帮助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周期的早期阶段获得技术。设立江苏低碳技术国际研究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全球低碳科技合作平台,更好地为科研机构与人员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服务与便利,进一步加大研发与引进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力度,帮助江苏治理雾霾取得新突破。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