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团结的“黄金法则”

发布时间:2017-04-28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黄 宁    

历史上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门弟子、位列“圣门十二杰”之首的闵子骞,自幼丧母,继母对他常有轻虐之事。一年冬天,父亲想教他学赶车,可是他却冻得连鞭子都拿不住。父亲认为他装冷偷懒,对他猛抽了一鞭,只见芦花从棉衣的破缝处飞了出来。父亲明白了一切,准备回家找老婆算账。闵子骞却哭着跪地替继母求情。他的以德报怨之举最终感化了继母。

闵子骞以德报怨之举,体现了中华民族倡扬的“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和传统美德,对当今的管理者处理人际矛盾、构建和谐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单位亦如此。在特定的组织单元中,领导班子的和谐统一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班子不团结、人心不统一、力量不聚焦,这个班子肯定是一个散班子、乱班子、烂班子,既不会有凝聚力,更不会有战斗力。

要陶冶以德报怨的道德品质。人与人的性格秉赋、生活经历和角色地位不同,存在不同看法、出现分歧与矛盾便在所难免。这种差异和矛盾如果不及时调适,任其蔓延,就可能留下危及班子团结的隐患。如何才能排解差异,弥合裂痕?首先,要正确对待分歧。大家在一个班子中合作共事,出现分歧和矛盾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处置。作为班子成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要看动机,对人要看主流,而不能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要善待分歧,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分歧。其次,要理性包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班子成员在合作共事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常常很复杂,作为矛盾的双方应该作理性分析,客观评判,多从自身找原因,切不可一味地委过于他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成熟的领导应有一颗包容之心,能够容异、容过、容仇。

要修炼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怀。与人为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力量。作为班子成员在组织群体中生活,应该自觉陶冶和修炼一种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怀,学会用善念度人、善意待人、善心帮人,切不可把人尽往坏处想。在与人相处中应该存善心、有雅量、顾大局、计长远。要学会感恩。打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职场生态。在特定的组织群体中,班子成员的工作、生活乃至成长进步,都离不开领导集体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彼此都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大家都在分享组织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因此,作为班子成员都应常怀一份感恩心,要感恩组织、感恩领导、感恩同事、感恩部属。

要塑造成人之美的道德人格。在与人相处方面,有两句经典的话,一句叫“理解万岁”;一句叫“望人好,自己才会好”。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才能为别人所理解。一个人成人之美,实际上也是在成全自己。凡事都应该学会理解包容,要养成与人为善的交往道德,常存一份成人之美的仁爱之心,记住别人的好处,体谅别人的难处,关怀别人的苦处。在政治生活中,有绿叶护花的奉献精神,有甘当人梯的人格境界,使大家在体谅包容、理解支持的氛围中生存发展。

实践证明,团结出亲和力、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出人才。当班子成员人人都有以德报怨的道德品质,有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怀,有成人之美的道德人格,这个班子一定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子,是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这个单位的事业发展一定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作者系共青团灌云县委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