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恋旧,他们表达自己对悠久文化历史自豪的方式很多,购买旧物、住老房子自不用说,每年5月前后的伦敦粗花呢骑行(The Tweed Run,穿着粗花呢的骑行)是重温旧时光的最有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也是一场怀旧者的集体秀。
在上世纪90年代,一所位于北英格兰的骑行俱乐部就开始以复古英伦着装为主题,尝试复古骑行,但他们规模不大、影响有限。2009年伦敦的一个名为“伦敦定档单速”的骑行论坛发起了第一届的粗花呢骑行,很快引起大批市民的关注。第二年就有500人报名参加,旋即在全球刮起了复古骑行风潮。随后,纽约、东京、莫斯科、布达佩斯、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开展了类似骑行活动,但还是伦敦的粗花呢骑行最受关注,作为活动的起源地,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复古骑行,每年都有大量的复古迷从各地赶来伦敦“朝圣”,致敬那个荣光的时代。
粗花呢骑行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穿着传统英伦风格的服装,粗花呢套装当仁不让地最受欢迎。骑行者脚踩老式自行车在伦敦中心城区骑行20公里,路线每次不太一样,但基本都会经过泰晤士河、大本钟、议会大厦等名胜古迹。参赛人员需要登录官方网站购买价格为25英镑的入场券。为保证安全,每次活动限定人数为500,但这明显不够——网上挂出的票早早被抢购一空。
今年的粗花呢骑行定于5月6日,终于在诸多复古迷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尽管伦敦还冷风飕飕,但抑制不住兴奋的人们早早在比赛的起点聚集起来。11点,在老式自行车车铃清脆的叮叮声中,骑行悠哉游哉地开始了,自行车不紧不慢地在大街小巷中穿行。主力军自然是各种肤色的青年男女,但也有很多中老年人和儿童,不少是一大家子扶老携幼一起出动,青年追求复古的时髦,中年意在怀旧,少年则满眼新奇,对他们来说,这更像有趣的家庭活动。骑行队伍浩浩荡荡,却并不杂乱,在组织方的协调下,骑行者都会自觉地遵守交通秩序,尽量靠左侧骑,留出右侧给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少人会边骑边自拍,一路上还有茶歇、草地午餐、赛后派对等环节,举办者赛后还评出最佳着装和最佳胡子造型奖项。20公里的路程大约历时5-7小时不等,这让骑行看来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一场大规模的文化表演——最后不是看谁骑得快,而是看谁骑得有范儿。
粗花呢骑行有两大看点,其一是粗花呢。粗花呢,这个词语在中文里并没有多少历史含义,而其英文名tweed,即使对那些不知道Tweed河(一条分割英格兰与苏格兰的河)存在的人来说,也蕴含着特别的意味。这种面料诞生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只能用纯新羊毛纺织,舒适却风格粗犷。上世纪30年代,粗花呢西服风行世界,成为英国人心中英伦着装的永恒经典。许多复古爱好者一月份就开始兴奋起来,他们精心挑选了自己家中收藏已久的、父辈乃至祖辈留下的粗花呢套装,配上贝雷帽、手套、包裹小腿的格纹长袜和牛津鞋,立即从头到脚散发着岁月味道的优雅感。
其二是复古自行车。虽然整个伦敦对骑行者并不太友好,但这并没阻拦人们对自行车的喜爱(因为地铁实在太贵了),自行车经历了由中低端通勤向运动健身最后向高端通勤转变,而高端通勤车中,复古车一直占据相当重要地位。许多品牌比如兰令、捷安特都生产复古车,但在粗花呢骑行的自行车中最拉风的还是帕什利、梅花、卢西亚诺等高档品牌,优雅高傲的线条配上布鲁克斯的手工坐垫、皮具,英伦风便扑面而来了。活动中除了这些新生产的复古自行车,更多的是真正的老式自行车,许多已经使用超过50年仍然状态良好,此外,妙趣横生的大小轮、双人骑自行车也不罕见,简直就是移动的老式自行车展。
伦敦的街景本来就极具古典美,骑行者穿着粗花呢外套,骑着老式自行车,随行的志愿者摄影师也应景地拿着老式相机,连餐会和茶歇的餐具都是旧时模样,要不是不时出现的手机提醒,人们就太容易产生穿越到上世纪初的感觉了。
之所以伦敦能成为复古骑行的大秀场,除了有爱怀旧的人,还有能让人去怀旧的物件,它们并不是冰冷地躺在博物馆,而是带着温暖安静躺在住宅或古董商店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下次粉墨登场。更重要的是,还有相当多的老字号,百十年来一直默默坚持传统的做工和精神,当这个社会越走越快时,人们可以借此找回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Cordings花呢西服、帕什利自行车等均为爱好者提供了这种念想,它们虽然价格不菲,但始终能占据橱窗,黏住伦敦人的目光。
上世纪初的英国虽然在GDP上落后于美国,屈居世界第二,但在其它任何方面,特别是文化上依旧傲视全球,英国人怀的正是那时的“旧”,其中大约也暗含对往昔黄金时代的眷恋。
从我们的历史中寻找文化之根,想着身处的南京,法国梧桐、颐和路、民国建筑……若是在这个城市也来场声势浩大的复古骑行,换上长衫、旗袍,一定是满满民国味道。是的,这很南京。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