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专”非公经济专指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它们数量庞大、构成多样、遍布城乡基层。长期以来,非公经济党建聚焦于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小个专”非公经济党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据初步统计,江苏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占1.35%,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建立党组织的占13.9%。因此,要着力提高“小个专”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面,卓有成效地开展“小个专”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小个专”非公经济治理。调研发现,“小个专”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和党建工作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党组织隶属关系因较为复杂而难以形成合力。目前“小个专”党组织隶属关系呈现多种模式:有市(县)工商联党组织管理的,有市(县)私个协会党组织管理的,有乡镇党委管理的,有街道社区或企业工委管理的,有开发区党工委管理的,等等。对于建立党组织由哪里审批、由哪里管理,至今没有明确规定,出现了好事抢着管、难事推不管的现象。同时,党员管理分散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一部分党员将组织关系接转到私个协会党组织,还有相当数量党员的组织关系分散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原住地、原单位等。由于党员疏于管理,一些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党性意识淡漠。
经营状况不稳定严重影响到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小个专”经济形态具有“小”、“变”、“散”的特点,许多经营单元没有党员或党员人数少,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注册成立快,关门倒闭也快;注册地和经营地多有分离,人员工作地分散,近年来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给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而且,“小个专”党员流动性大,党员“朝增暮减”的情况常有发生,党组织边建边瘫现象比较突出,“有组织无活动、有组织无作为、有活动无效果”的现象相当普遍。
党建工作“组织空转”导致吸引力不足。逐利性是非公经济形态的内在属性,在市场竞争中不能获取经济利益,“小个专”便无法生存。由于“小个专”党建活动的积极作用发挥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它对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吸引力,如何将党建工作的政治性与经营业务有机融合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有相当一部分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正常或者流于“仪式化”,“打工书记”不能理直气壮开展党建工作,非公企业“重视党建是个别、不重视党建是常态”。
对“小个专”党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商体制和商事制度改革以后,原有的党建工作体系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散、线断、网破的情况,前一段时期党建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随着工商行政系统条线指导的力度弱化,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难度增大。“小个专”对党建工作缺乏接纳性,需要对其开展党建工作作出必要的制度性安排,由于“小个专”党建属于体制外党建,目前党建经费还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停收会员费后,党建工作主要靠工商部门行政费用支持,没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党员队伍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薄弱。“小个专”党员政治待遇低,按照现行的党代表选举办法,按地区选举因其分散很难产生出来,如宿迁市党代会选举就没有产生一个“小个专”党代表。一些区县私个协会党委选举大会开不起来,有一半党员失联,存在“组织找党员的多、党员找组织的少”的现象。“小个专”发展党员名额很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相当缺乏,基层协会秘书长大都是兼职,精力有限且不稳定,很难专心开展党建工作。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