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起淮海经济区发展的龙头

发布时间:2017-06-29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赵立群    
 

淮海经济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既是“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地,又是我国南北两大发达地区(即长三角与京津冀)、东西两大生产力主轴(即沿海与沿东陇海线)的结合部,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枢纽地位。但长期以来,这一区域却处在“经济低谷”和“政策低谷”的“双重低谷”窘境中。实现“淮海崛起梦”,必须充分发挥徐州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徐州的发展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强在去年省党代会期间参加徐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徐州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尤其是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近期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全省支持苏北发展功能布局,专门将徐州作为一个重要板块进行单独思考和谋划,将徐州建设上升到苏北发展更高的层次,正研究出台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政策意见。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名副其实、令人信服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徐州城市特点和发展优势,集中力量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同时不断增强徐州的功能、品质、能级,以此辐射带动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实现洼地崛起。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辖235区,总面积11765平方公里,总人口1041万人。总体来看,徐州具有四个方面突出特点:第一,汉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最古老的城市,徐州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两汉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目前已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在内的立体化便捷化交通体系,特别是在全国铁路主干网中,徐州是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双十字交叉”枢纽,并将成为“米字型”高铁枢纽,乘高铁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武汉仅需3个小时,到南京、合肥、济南、郑州仅需1个多小时,区位交通优势非常突出。第三,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市区面积3063平方公里、人口近340万,城市规模较大,各类功能完善,商务成本较低,居住环境优良,辐射周边150公里范围内近10个地级市,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腹地。第四,徐州是快速发展的活力城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6亿元,目前已经迈入全面振兴、加快转型的新阶段。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过去的经济增长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和消耗。近年来从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三个方面入手,下大力气推动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在产业转型方面,初步实现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工商业城市的华丽转身。在城市转型方面,成功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加快转变。在生态转型方面,完成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蝶变。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实施生态恢复、污染治理与景观重建,使绿色生态成为徐州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徐州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交汇叠加,徐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首位度明显增强,在淮海经济区的领军地位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作者系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