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20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王 里    
 
 

   编者按:201775日,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上,省委书记李强向世界发出“期盼有高端智囊团”的求贤令,从政务服务优化做起,为江苏发展广汇真知灼见。622日,全省新型智库理事会成立。尽管中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政治体制有别,但美国智库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于构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智库,又称思想库,是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标的研究机构。最初专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人员和文职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制定战争计划及其它军事问题的保密室。发展至今,智库已成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高度重视智库建设。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然而,我国在智库建设上与国外先进水平间存在着客观且巨大的差距。2017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全球智库报告2016》中称:全球共有智库6846家,其中,美国以1835家智库数位列各国榜首,且6家再次入选世界十强;中国虽以435家位列第二,却只有3家入围前50名。了解研究美国智库发展的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实际予以借鉴,对推进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智库的类型及特点

美国是当今世界智库最为发达的国家,仅相对活跃、影响较大的就有400多家。按组织属性,可分为: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和大学智库;按人数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智库:大型在200-1000之间,中型在50-100之间,小型在10-30之间;从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政府资助型和民间资助型智库,前者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兰德公司,但多数美国智库是民间资助的,如传统基金会、布鲁斯金学会。

美国智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相对独立性。由于资金多来源于民间捐赠,为防止捐赠者干预、保持研究的独立,美国智库大多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财政分离制度,即将资金分配、确立研究议题、人事任免等权力交予设立的独立董事会。该制度被视为智库体制的基石。当然,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智库本身或保守、或中性、或激进的定位,董事的背景和理念,“董事连锁现象”等,都会对智库研究产生影响。如布鲁金斯学会因学会领导人的变更,历史上发生多次思想倾向转变。1932年创始人布鲁金斯去世,学会立场发生右转,批判罗斯福新政;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肯密特·戈登时期,回摆自由主义,帮助约翰逊政府拟定“伟大社会”计划,反对越战。非营利性的盈利。号称“非营利组织”的美国智库,虽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产品也不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但却并非无盈利渠道。首先,智库在联邦法律中享有免税的优惠待遇。其次,完善的慈善捐款制度,使得智库运营经费充裕。同时,便利的“旋转门”机制,人力可在不同机构切换身份、交叉任职,使得智库、政府与商业集团存在紧密的利益联系,盈利渠道更加隐秘。现实针对性。美国智库一般不从事纯理论性的学术研究,而是做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对策研究,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为目标。

美国智库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围绕课题配置资源。研究人员在申请科研项目时,要将课题组成人员工资设计在内。研究人员从社会公开招聘,如果不能参与到项目中,就会随时被解聘,有效杜绝“养懒汉”。开放竞争的用人机制。智库十分重视人才的合理配置。研究人员都配有辅助人员,各智库都有一套严格的人才考核聘用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决定科研人员的晋升、续聘或解聘,没有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很快就流动出去,保持智库人员精干和工作高效。健全的成果推销机制。美国智库一般都有一整套健全的成果推销机制:承担政府的委托课题,向委托者阐明自己的政策主张;发表专题研究报告,就重大热点问题提出政策思想;就突发性社会事件发表声明,对政府的公共政策施加影响;借助新闻媒体宣传政策主张,影响社会思想。

美国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

美国舆论往往称智库为同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第四大机构,足见其对社会决策的巨大效用。从政府决策层面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生产政策思想。生产思想是智库的基本功能,美国智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组织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进行研讨,提出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政策思想和价值理念。比如:特朗普的重要智囊团遗产基金会,是美国新右翼分子的主要政策研究机构。主张限制政府开支和规模,捍卫个人自由,捍卫美国传统的价值。以前其保守思想缺乏现实操作性,但该基金会长期着手持续影响或赞助赞同这些思想和理念的人,等其进入政府或国会,必将对政府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提供政策方案。美国智库不论大小,皆以提供政策方案为己任。大多数智库在总统就任前后公布其政策思想或政策方案,以便对新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大型智库经费充足,资源丰富,能够对范围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对政府决策者影响比较大;小型智库资金有限,资源不足,往往通过专注于公共政策某一个领域,对政府决策者施加影响。如进步研究所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变革方案,被克林顿政府视为经典在政府部门内加以推广。

培养社会精英。智库既是公共政策研究人员和政府决策者的培养室,又是人才的“中转站”:既为前政府官员提供容身之处,又为新政府输送干部。四年一届的美国总统大选涉及几千名官员的去留安排问题,智库则为这些下台官员提供了“韬光养晦”容身之地。基辛格从政府部门退下后,在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布什政府政策规划室主任理查德·哈斯离任后则成为布鲁金斯学会副会长。同时,为汇聚社会精英,充实研究力量,培养政府未来决策者,智库还不惜重金聘请知名学者、资深的政府官员和有潜力的青年学者等。

引导社会舆论。智库既研究社会舆论,又引导社会舆论,因而在美国社会舆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媒体不具备对重大政策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对智库的研究成果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在进行新闻报道和评论时需要借助于智库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一方面,智库为媒体提供了大量新颖的政策主张和思想观点。另一方面,媒体又成为智库政策主张传播的载体和主要推动力量,起着放大或缩小智库影响的作用,智库正是通过媒体形成影响决策的社会氛围。

对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几点启示

明确目标定位,发挥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积极作用。美国智库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智库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咨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为此,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发挥智库的决策咨询和舆论引导等功能,贯彻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提高地方治理能力。

围绕中心立场,提供高质量针对性强的研究成果。智库为谁服务?这是关系到智库发展方向和性质的根本问题。与政府、商业集团和各种基金会的紧密联系,决定着美国智库的利益导向和服务目标。江苏新型智库必须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服务决策与服务人民统一起来,契合当前江苏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重要战略性决策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提供专业化、可操作的决策方案,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建议性政策方案。

深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智库发展的体制环境。美国智库发展经验表明,一流智库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体制环境。为此,要尊重智库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形成有利于智库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建立多元化经费筹集机制,为智库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建立开放的人才竞争制度,重视人才的合理配置,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建立良好的成果推销机制,重视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形成有利于产品推广的营销渠道;深化智库研究运行机制改革,最近成立的江苏新型智库理事会就是完善智库运行机制改革方面的重大机制创新;推动智库研究的选题机制、智库建设的规章制度和重点智库的评估机制的改革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