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兴,有这样一位村干部:在他病危期间,上百名群众竞相前往探望,在场的人无不抹泪哽咽;他出殡那日,全村2600多人自发为他送葬,恸哭声连成一片;清明前后,一批又一批村民祭奠他,诉说着对他的无限思念……
他,就是泰兴市济川街道三六村原党总支书记金雨祥。2017年初,在他担任村干部的第24个年头里,匆匆地将生命定格在53岁,留给村民万般不舍、扼腕痛惜。24年间,他为服务群众燃尽生命,诠释了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的党性本色,树起了村干部群体的楷模形象、学习榜样。
这位书记很平凡,心装村里大小事
村党总支书记,是个平凡的岗位。说起金雨祥,村民叙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琐碎的“小事情”,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村干部张兵介绍说,金雨祥有个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骑着摩托车在村里巡视一圈,碰到哪里有问题就赶紧解决掉。据村民张春女回忆,有一年下大雨,自己担心洪水会把田地冲垮,于是早晨4点多去地里查看,结果就看见金雨祥的身影。“起这么早,我是为自己的事,而金书记是为大家的事。他一心为公,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
村民包永华说到一件事,村里有个孤寡老人叫张帮进,原先的房子年久失修,去年暴雨成为危房,村里想把老人安置到敬老院,老人因恋家不肯去。面对此情况,金书记说:“故土难离,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如此,我们也有老的时候,不要为难老人家。”于是安排村干部到城里的拆迁工地,低价买来质量尚可的门窗、砖头等材料,自掏腰包请施工队为老人翻修房屋。就在病重期间,他问的还是老人门前那段路,“地势低,老人家腿脚不便,要记得拉点砂石铺一铺”。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金雨祥书记身上数不胜数。也正是这些说不完的日常故事,组成一幅幅平淡无奇的生活画面,勾勒出金雨祥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常态。他常对身边人说:“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大事、小事、难事一桩接一桩,很苦很累,但只有把村里的事安排得妥妥当当,把老百姓的困难一件件解决好,我心里才踏实,晚上才能睡个安稳觉。”几句不加修饰的老实话,道出了金雨祥丰富而又璀璨的内心世界。
金雨祥生前获得的荣誉称号不多,最高的也仅是泰兴市的“优秀共产党员”和“第四届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据街道干部介绍,他对这些荣誉称号并不在意,遇有机会多是推辞不要,甘愿把这些机会让给其他人。
这位书记有情怀,一颗初心未曾改
谈起金雨祥刚担任村干部的场景时,妻弟周志荣满是“悔恨”。
24年前,金雨祥还是个服装厂的小老板,有四五十台缝纫机,生意红火,一年轻轻松松就可以赚10多万元。当时村级班子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党组织找到了他。不想,他爽快地答应了。他当村干部,全家人都反对。当时,也有人笑他傻:放着“小老板”不干,回村当受气的“穷村官”,图啥?
即便全家反对,金雨祥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妻子周玉凤想不通,他说:“人不能没有钱,但又不仅仅为了钱。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凭着这颗滚烫执著的心,凭着为村民做实事的情怀,凭着任劳任怨的服务行动,金雨祥1999年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08年又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自担任了村干部,金雨祥常常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在他的带领下,村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显著改善,村集体收入也从当初的入不敷出增长到去年的36万元。2012年,他还多方筹集资金,盖起了村部办公楼,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
由于精力不济,金雨祥家里原本红火的服装厂规模逐渐缩小,最后关门停业了。作为村干部,他收入微薄,家里各项开支主要靠妻子平时打零工赚钱维持。2013年10月份,他去医院做手术,家里所有积蓄仅3万多块钱,找朋友借钱才交齐了手术费。
即使在病重期间,金雨祥依然坚守“初心”。按照惯例,村干部在每年的节假日,都会走访慰问困难户,金雨祥两次去了同一家,却发现第二次的情况比第一次更加严重。老人病重弥留之际,一家人不知所措哭作一团。见状,本身也需要治病攒钱的金雨祥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给了老人,并长时间紧握老人的手。
去年夏天,连日的暴雨让不少村民家中受了灾。当时金雨祥已被确诊胃癌,刚做了第二次手术,医生再三嘱咐“不能过度劳累,重感冒都不能患上”。妻子劝他身体要紧,其他村干部劝他多休息,可他坚持要到一线指挥,一双腿常常泡在水里。几经折腾,身体更加虚弱了。妻子周玉凤只能强忍泪水,因为不管如何劝阻,金雨祥都是无法在家安心静养的。
今年初,金雨祥的病情再次恶化,住进了上海的医院。躺在病床上,他嘴里念的还是村子的大小事。据妻子周玉凤回忆,他一直很坚强,没有喊一声痛,跟周围人讲来讲去都是村民、村子,没有一句家事。
这位书记真走心,总把群众放第一
内心里想服务、工作中会服务,这是金雨祥给大多数同事的印象,也是给广大群众的印象。他常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有沉下心去为百姓办实事,百姓才会尊重你,干群关系才会和谐。”
24年中,金雨祥始终坚持把乡亲们的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在基层,调处不隔夜。三六村,因此被评为泰兴市“无访村居”。济川街道组织委员陈旭霞说:“这么多年了,这个村没有一个上访事件,都是金书记在村子里自己解决掉了。”
“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有些事,群众一时转不过弯来,当干部的一定要有耐心。”金雨祥常常这样开导身边的同事,自己也身体力行。因为将心比心,有足够耐心,他不仅是化解矛盾的能手,更是破解复杂工作的好手。
2009年,三六村成为泰兴市推广机插秧试点,本是一件好事,但村民们担心造成粮食减产,每亩还要付100元的费用,坚决不干。村干部每次挨家挨户地宣传机插秧的好处,总吃闭门羹。这时,金雨祥想到在村里颇有威望的老中心户长老封。他一直“缠着”老封,最终让老封松了口答应先试试。粮食收割后,老封发现机插秧的效果的确比传统方式高产200多斤。接着,老封跟着金雨祥“现身说法”,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
泰兴城区北二环路征地拆迁,涉及三六村4个组、200多户,有个别村民的工作始终做不下来。有一次,天正下着暴雨,金雨祥晚饭也没吃就来到某村民家中做工作,但那家人就不给开门,结果他就站在雨里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主人也感动了,随即把门打开,表示愿意签字,并询问金雨祥有没有吃过饭。他谎称自己吃过了,全身湿漉漉的还不忘拿出拆迁协议书。
金雨祥总是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置,深深感染了身边的干部。三六村党总支副书记符涛说:“金雨祥是个好同志,他乐于助人,从未拿书记、领导的身份欺压群众,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来不想自己。”说这句话时,他眼里泛着泪光。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鞠璐也说到:“在他的身上,我学会了换位思考,要时刻有群众观念。”
采访后记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干部投入真情、付出真心,群众就会点赞,掌声就会响起。金雨祥没有带领群众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超凡能力。但他离开后,村民由衷地怀念他,就是因为他坚持把平凡事情做到极致,对本职工作满怀热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成为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对广大基层干部来说,干成大事固然是成就,为群众做好每件小事同样是成就,甚至是更大的考验。在平凡中坚守初心,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一种格局,也是金雨祥书记身上最为闪亮的光芒。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