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次捧读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深为书中那些极富创见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所吸引。尤其是书中《从政杂谈·青年干部四忌》这篇短文,字字句句,饱含真情,富有哲理,让人过目难忘。他在文中告诫青年干部,“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切忌眼高手低。
青年干部年富力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理论功底厚实,知识水平较高,有理想、有抱负、有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这是其他年龄段的干部无法比拟的优点、优势和优越之处。也正因为由于年轻,阅历不足、经验不足、磨炼不足,工作起来往往心浮气躁,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做,这是一种典型的眼高手低“综合症”。眼高手低是青年干部成长进步路上的一大障碍,久而久之往往会一事无成。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具朝气、生机和活力的群体,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为青年干部,不仅要有当将军的志向,更要有一个好士兵的担当。要甘当配角、甘为人梯,乐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无论所从事的工作多么琐碎细小、多么枯燥乏味、多么不引人关注,都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都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己的最好风格,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年干部做事,必须在战略上胸怀大局、志存高远、勇于进取。在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仅需要“悬梁刺股、秉烛达旦”的勤奋与努力,更需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与耐心。要正确对待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屠呦呦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成功提取到了“青蒿素”。屠呦呦获“诺奖”经历了漫长的46年。46年潜心耕耘,46年默默无闻,这需要一种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更需要一种把基础打牢、把小事做好的认真和专注。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学什么都要眼高手高。”眼高是一种境界、一种标准、一种内在的潜能,体现的是一种认识、思维能力;手高是一种踏实做事的态度、一种勤勉务实的作风、一种事不拒细小的认真,体现的是一种行动、落实能力。眼高是手高的前提,手高是眼高的体现;眼低手高的人格局小,眼高手低的人成事难。青年干部必须有“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的豁达心态,从点滴做起、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即使去卖“肉夹馍”,也要成为最好的一个。只有这样,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获得认可、赢得信任、博得尊重。
(作者系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