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苏南各类工业园区一直走在开发区开放创新的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苏南工业园区应继续改革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
从“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期,中国走的基本都是“大办工业”的发展模式。所谓“大办工业”,是一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工业化格局,在这种粗放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中,苏南工业园区积累了相应经济基础。当前新的阶段,需要推动工业园区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在苏南地区,“大办工业”这种工业化模式在国家级工业园区中已经不复存在,但在中小型工业园区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苏南地区需要全面摒弃这种工业化道路,开启“办大工业”模式。所谓“办大工业”,即要发挥好重大工业项目在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抓大项目,兴大产业,注重工业增加值,发展主导型和品牌型的工业项目。瞄准符合园区特色发展方向、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此外,还要积极推广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建设新型的智能工业园区。
从“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所谓“大招商”,是一种粗放型的招商理念,即只要能带动GDP和财政税收的项目,都会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客”。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期,有的地方政府不但要求招商部门全力招商,甚至要求中小学校长和环保局长出去招商引资。全民招商的机制只会导致恶性竞争,为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提供温床。所谓“招大商”,首先指的是大型项目,比如世界500强企业等。事实上,它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优质环保项目。根据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设目标,注重技术引进和绿色产业发展,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已经做到了“招大商”。但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冲动,有些乡镇甚至市县一级的开发区还存在“大招商”现象。这就容易给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打开绿灯。新阶段,苏南工业园区要全面推动“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推动由生产基地向总部中心转型。
从“腾笼换鸟”向“腾笼换凤”转变。当前,苏南工业园区都在实施“腾笼换鸟”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更有效率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但是,“腾笼换鸟”政策实施以来,也暴露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它有时导致旧产业迁移走了,但新产业没有入驻,或者来的产业只是投资、GDP和财政税收的贡献额度较大,但高耗能等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腾笼换鸟”带来的主要是产业本身的升级,对现代服务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关注不足。相比较“腾笼换鸟”,“腾笼换凤”不仅注重落后产能淘汰,而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环境,注重产业本身的就地升级。同时,它更加注重所更替产业的环境属性和发展前景,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更加注重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和投资环境的制度建设。苏南工业园区要实现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开展系统的政策设计:一是继续加强落后产能淘汰,进一步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的“亩产效益”。二是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机制,不管投资多大,不管GDP和财政税收的贡献有多大,只要不符合工业园区的入园环境标准,都要坚决拒绝。三是加强现代服务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吸引研发机构、营销中心乃至企业总部进驻,发展大数据、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分别为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