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论坛上,一部讲述沭阳草根创业者的纪录片《你好,淘宝!》引起了广泛关注。片中真实再现了7名不同类型创业者从迷茫到坚定的创业历程,既是沭阳几十万创业者的缩影,也反映沭阳借力互联网,推动电商创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富民之路。经过多年发展,沭阳已成为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之一和全国唯一农产品淘宝村集群,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排名全国前三。2016年快递量达到8500万件,每秒钟就有2.7件快递从沭阳发向世界各地。在这一切的背后,当地政府扮演着一个看得高远、俯得下身、吆喝得响的“店小二”角色,助力沭阳农村电商发展闯出新路。其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顺势有为
势,就是所处的发展环境和拥有的资源禀赋。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因独特的地理优势,有着花木种植的悠久历史,被誉为“花木之乡”。近年来,紧抓“互联网+”的机遇,沭阳花木走向全国,最高峰时占淘宝平台花木交易量的40%。目前,全县活跃着近三万家网店,80%从事花木网售。
全力支持新业态。互联网要“+”产业,首先政府要“+”互联网,要有互联网思维。早在2000年,沭阳县新河镇就有农民开始利用贴吧、论坛在网上展示、推销自己庄稼地里的花卉苗木。根据群众需求愿望,沭阳在花木产区乡镇率先实施“宽带村村通”工程。2007年,在全县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之后的电商呈现燎原之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广创业促民富。当电商萌芽初显,沭阳县政府部门就发现其“投资成本低、技术成本低、交易成本低、制度成本低”等“综合性低门槛”的优势,非常适合农民在家门口创业。于是,2009年,沭阳县率先把网络创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点和突破口,并将其纳入到乡镇(街道)工作考核体系中进行推进,成立了县乡两级网络创业领导小组,专门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强化政策引导,制定网络创业发展规划、出台电商发展优惠政策,每个乡镇设立电商服务中心,在注册、办证、租赁、网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群众电商创业提供便利条件。立标杆树典型。县电视台开设“创业故事会”专栏,挖掘身边的创业典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励群众参与电商创业;每年举办淘宝精英赛,表彰评选“沭阳十大淘宝精英”,激发群众的网络创业热情。
需求导向引转型。沭阳花木种植早期以乔灌木、工程苗木为主,与电商销售需求间存在错位。因此,从优化供给侧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全县传统花木产业开始转向以家庭园艺(绿植、多肉)、干花、盆景为代表的新兴花木产业,并同步实施产业提升“三步走”。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全县花木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4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50万亩。二是提升产业质态。成立花木研究所,建立国内唯一的“中国盆景培训基地”,招引苏太园艺、美国俄勒冈、荷兰安祖等国内外知名园艺企业入驻,开发新品种。目前各类花木品种已达五大类3000余种,全县花木产业实现由苗木到园艺、由绿色到彩色、由地栽到盆栽的转变。三是完善产业配套。从本地花木培植,到大型花木交易市场(沭阳国际花木城、花木大世界),再到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电商配套服务,沭阳实现了花卉苗木产业链式发展。在这里,凡与花木有关的,从土壤、肥料、花盆到园艺工具,一应俱全。
第二个关键词:助力而上
电商特别是农村电商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草根性和跟风性,如果政府不予以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往往会造成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形不成影响力。在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沭阳县政府部门始终坚持“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的原则,以“需求导向、市场机制、精准扶持、优化环境”为思路,针对创业痛点,开展精准扶持。
“入门阶段增引导”。一是线上载体建设。打造花乡创业网,创业者免费注册后,只需开店接单,即可加入平台分销,压货资金、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工作均由平台完成,基本实现创业“零门槛、零库存、零风险”。目前已发展会员5000余人。二是线下载体建设。打造苏奥电商产业园等县级电商孵化基地,建立覆盖40个乡镇(场)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484个村电商服务点,累计提供“低房租”、“零房租”的办公、仓储场所30万平方米,通过政策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孵化等服务,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创业。
“起步阶段有培训”。一是政府购买服务。面向社会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初始培训、提升培训和精英培训。适应年轻人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的“周日下午四点见”培训,吸引一大批年轻创业者,年培训近万人次。二是加强政企合作。不断深化与阿里集团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建立淘宝大学沭阳培训基地,实现36周(一学年)“周周训”。
“发展阶段送资金”。一是财政资金扶持。2013年起,沭阳县就设立5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此后,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设立全民创业风险扶持资金,其中1500万元作为电子商务专项扶持,鼓励电商做大做强,如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电商获1000至3000平方米仓储场地2年租金的全额补贴奖励。二是推动金融支持。根据网商“重流水、轻资产”的特点,沭阳在2014年与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电商贷”,无抵押无担保,普通电商就可以享受到年销售额10%的信用贷款额度,目前累计已发放资金超亿元;2016年底,县拿出4000万元政府融资保证金,联合沭阳农商行、太平洋保险公司联合推出“银保通”,撬动起4亿元社会资金,为更多电商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融资服务,助推产业发展。
“升级阶段育人才”。创建“中青班”,组织电商企业骨干人才赴国内外优秀企业考察和学习。组织座谈会,加强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为创业者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招引上市公司在当地创办江苏传智专修学院,以项目驱动式学习培养IT技能人才,预计三年内在校生达到两万。
“突破阶段强管理”。一是成立专门机构。2015年,网络交易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常态化开展“规范网络交易、净化网络环境”的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强化机制保障。与阿里集团合作设立了全国首个县级1000万元的网络交易诚信专项资金,用于交易纠纷的先行赔付,现已处理纠纷7208起,涉及金额218万元,赔付20.03万元,先行赔付459起。三是推动行业自律。推动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为主体的网络交易诚信体系,合作开发农产品统一标识和“植物品种防伪溯源”系统,保证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第三个关键词:全域而谋
电商,作为一个新型业态,正发挥着其独有且不可替代的富民效应。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商富民工程,沭阳着力探索如何实现虚拟经济与地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在城区,实施“电商集聚工程”,充分发挥软件产业园、苏奥电商产业园、国际图书城等电商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在乡镇,实施三区三工程:在花木产区乡镇,实施“沭阳花木”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质态,打造“沭阳月季”“沭阳海棠”等品牌,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园,探索“花卉园艺+文创”;在木材加工乡镇,逐步建立木材家居集聚区,鼓励和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对接电商,形成以现代化家居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基础薄弱乡镇,打造“远程网店”集聚区,通过县内“花乡创业网”、“唯书城”、“乐库云仓”等线上平台资源,为当地群众电商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享受电商发展红利。
(作者系中共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