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前果蔬飘香,清澈的小河静谧流淌,乐之岛的摩天轮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洲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对来自总书记“这里风景比画还美”的称赞,仿佛给出经年不息的回响。
天气转凉,有脑梗病史的84岁村民薛秀珍感觉有些不适,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路5分钟,就到了家门口的“大医院”——世业镇卫生院。“这里医疗条件好,还有专家门诊,态度好、水平高!”相较以往“舍近求远”上大医院排队挂号看专家的就医经历,对如今的变化,薛秀珍连赞了几遍“呱呱叫”。
近年来,镇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新要求,在推动基层医疗条件上做出一系列努力,持续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增强群众获得感。
两年多前的一幕幕,至今记忆犹新
两年多前,总书记在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当时的一幕幕,当地群众和医护工作者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我正好来健康屋量血压,一眼就看到了总书记。他主动伸出手来跟我握手,得知我来量血压,还问我平时吃的什么降压药。真的感觉就是一家人,亲切得不得了。”回忆当天和总书记握手、对话的情景,世业洲村民陈庆梅仍然激动不已。
和多数世业人一样,每回忆一遍总书记来岛上视察的情景,镇卫生院院长胡小忠每次都很自豪、很兴奋,“总书记对诊疗科室看得非常仔细,对目前乡镇卫生院外科都能做什么手术也问得很详细,得知我们能做阑尾手术时,总书记说不错,‘阑尾(手术)也能做。’紧接着又问我们的慢性病管理做得怎么样,每个问题问得都很细,也很专业。”事实上,总书记在世业镇卫生院停留的“较长一段时间”,也为包括世业镇卫生院在内的乡镇卫生院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73岁的魏定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年儿子因故去世后,他开始享受低保政策。对他这样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总书记十分关心他们身体好不好、看不看得起病。“当时总书记要我好好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找政府。这几年我的身体一直很好,有什么小问题去镇卫生院就能立刻解决。”
总书记来后,觉得生活有什么变化?“看病更方便、更放心了!”这是世业人给出最多的答案。统计数据也显示,镇卫生院年门急诊人次增长30%以上,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当地居民魏定瑜最大的身体困扰是血糖高。这两年在当地卫生部门安排下,全镇包括“三高”在内的所有慢病患者,都定期到镇卫生院接受检查。现在每次检查,老魏的血糖指数都正常。他说:“这也要归功于坚持锻炼,我每天晚上都会出门跑跑步。”每天早晚,世业洲环岛路上慢跑的人成群结队。运动健身与日益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对接大医院,好资源“沉到底”
世业镇卫生院越来越好,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信赖,得益于近年来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源源不断输送到岛上。
老杨今年58岁,去年年底动了食道癌手术。来到卫生院,为他复查的除了一名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还有来自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科医生姚俊。连续两年多来,姚医生每周都会和同事来镇卫生院坐诊。
对此,镇江市卫计委主任林枫说:“其实,这是我们乡镇医院和三甲医院联合开设的‘全专科联合门诊’,由大医院派专科医生定期到基层医院坐诊。”这样村民家门口就有了“大医院”,一些原来乡镇卫生院不能做的检查、诊疗都可以开展,既达到了看专家治好病的效果,也方便了当地患者,同时缓解了上级医院“人挤人”的现象,一举多得。
对于姚医生,老杨其实已经很熟悉。去年年底,姚俊带领团队结合农村人群发病特点,为世业镇100多位村民免费做了一次食道癌和胃癌的早期筛查。也就是这次免费检查,发现了老杨患有早期食道癌。老杨感慨:“我们农村人大多是生了病能扛就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医院。要不是那次免费检查送到家门口,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生了这个病呢!”
而有了“全专科联合门诊”,像姚俊这样的大医院专科医生,就不再是一家医院的医生,他们定期“下沉”到基层卫生院,直接联系村民,承担起村民专科首诊和联络上级医院的工作。这样一来,医生是多跑了路,但群众少跑腿了,医患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也因为姚医生的出现,农民老杨的就医经历顺当了很多。“胃镜检查、手术方案,以及后面的复查,都是他一手‘包办’。因为姚医生这个熟人,上大医院看病也没原先想象的那么麻烦。”因“全专科联合门诊”建立起来的“熟人医疗”,让老杨有了更强的获得感。
林枫介绍,早在2009年他们就对医疗资源下沉进行了探索。当年11月,镇江市成立了两家医疗集团——江苏江滨医疗集团和江苏康复医疗集团,与其他地方的医联体有所不同,这两家医疗集团分别以一家三甲综合医院为龙头,纵向整合市区所有专科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的体系。姚俊医生所服务的全专科联合门诊就是在这一模式基础上,调动医生下到基层。2015年至今,镇江已经在基层开设84个这样的联合门诊。
“医生沉下去,保障跟上来”。为了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服务,镇江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对下派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专科医生给予派出医院年人均8万元或日人均300元的经费补助。
关口往前移,“健康镇江”深入人心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心得,平时是怎么控制血糖、血压的?”问题一抛出,村民崔荣胜第一个发言:“高血压、糖尿病都是慢性病,和饮食有很大关系。身体锻炼也很重要,像我每天早上散步半个小时,晚上2公里,感觉很舒服。”
在世业洲,对于这样的“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很多村民都不陌生。活动小组以村、圩为单位,选出小组长负责召集村民参加活动。卫生院医生邵君艳介绍说,“我负责管理109个高血压病人、18个糖尿病病人。以前是治病为主,现在主要是预防,特别是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后,可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始根本不懂什么叫‘自我管理’,后来镇卫生院派来了指导员给我们上课,自我管理就是通过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后,在生活中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说起“自我管理”模式,村民韩连珍已然头头是道,而且除了管自己,她还是小组中的“监督员”,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如今,镇江市已经形成了623个这样的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相对应的,这类疾病在市区大医院的门诊量明显下降。
林枫坦言,“按照‘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我们需要加强基层的能力建设。”不过他认为,这个“基层能力”并不是让乡镇医生都能动手术,而是要让他们能够履行全科医生的职责,把常见病、慢性病管起来,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起来,实现关口前移,实现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的“健康镇江”。
如今的世业镇卫生院里,打开电脑就能跟踪查看镇里居民慢性病情况,镇里每位居民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以前居民是生了病才来治病,而现在在村民生病前卫生院就进行健康干预。当地群众说:“这也是一种风景,比画还美呢!”
(作者单位分别为:镇江市卫计委、镇江日报社)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