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发布时间:2017-12-01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王婷    

李君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能急于求成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能急于求成,要客观地、冷静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来指导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怎么理解这个“变”和“不变”的问题?应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变”,但是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去追求美好生活;另一种倾向是强调“不变”,不思进取,不能按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去探索去创新。

周小川: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

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风险发生。

王天恩: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智能的延续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智能的延续,而不是人类智能被超越和可能被替换甚至被消灭。进化归根结底是信息进化,生物进化只是信息进化的载体进化过程。立足于物能,更高层次载体的发展意味着人类被淘汰,但立足于信息,更高层次的智能则是人类发展的更高层次。前者把生物体意义上的人口再生产看作是人类的唯一延续方式,后者则将思想意识意义上的再生产也看作人类延续的方式,而且是更为根本的方式。

徐光春:文化发展不能偏离时代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并为那个时代服务,在服务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这就是时代与文化的发展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又一个新的进步。因此,我们的文化必须顺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足印,合着这个时代前进的节拍,去反映这个时代、讴歌这个时代、推进这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文化进步。

钱乘旦:不存在标准的现代化模式

各国现代化道路千差万别,不存在“标准的”“唯一正确的”现代化模式。认为某种模式是标准模式的说法没有根据,把某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视为标准的现代化道路经不起检验。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走自己的路。世界上搞现代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根本原因大都是不顾本国国情而生搬硬套他国经验。

赵永新:中国科技创新要从“挖矿”转向“找矿”

无论是从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是所承担的使命看,科技创新都要尽快从跟随式的“挖矿”转到原创式的“找矿”。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尽快告别“跟班式”科研,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挖矿”与“找矿”一字之差,其价值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只能拾人牙慧、挖别人剩下的贫矿,后者不但掌握优先采矿权,还能专挑含金量高的富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