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面对不确定世界的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04     稿件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孟 实    

 

2017年,对世界而言,是具有特殊和重要意义的一年。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处于发展演变的重要关头,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依然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世界大国每作出一个选择,都会牵动世界的未来发展,都会影响人类的前途命运。

美国优先阻滞全球化进程

从此时此刻起,只有美国优先的口号,标志着美国开始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转变为一个捣乱者2017120日,第45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当选总统中首个在当选前没有任何军事或政府经验的人。让美国再次强大成为特朗普就职演讲的主题之一,其后,特朗普开始推行一系列美国优先政策。

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美国政府表现出更多的自利倾向。在尚未宣誓就职前,已经当选总统的特朗普批评了福特汽车公司要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因此福特汽车公司于201711日撤销了该项计划,并改在美国密歇根州建厂。福特汽车公司CEO马克·菲尔兹认为,税收和管理的改革对提高美国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在特朗普谈论的目标和鼓励增长的政策下,美国的制造业环境将更加乐观。在就职后的第3天,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告美国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并声称退出TPP对于美国工人来说是件大好事。签署这一行政命令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进入新的时期,也预示着美国开始从国际多边事务中收缩。另外,在税改问题上,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讨论与修改,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共和党领导人为30多年来首次重大税法改革的最终细节在原则上达成协议。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忧虑,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5个最大经济体的财政部长警告称,美国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将损害全球经济,它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并可能引发法律争端,并且有可能会对国际贸易造成重大的扭曲影响

在国土安全问题上,美国政府不惜牺牲历来秉承的自由国度”“移民国家的国际形象。12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在美国与墨西哥边界建设隔离墙,阻挡非法移民进入美国。127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被称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的行政命令,这使得数百名合法入境者在美国的机场被拘留或被遣返,因而招致国内外各界人士激烈批评。626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批准特朗普政府重新执行部分禁令。125日,在法律挑战尚未停息之际,美国最高法院允许该项颇具争议的禁令生效,这项禁令将使所有来自伊朗、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索马里、乍得及朝鲜和委内瑞拉的旅行者无法进入美国。与国内政策遥相呼应,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于122日宣布,将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称这项协议与其国内政策相悖。美国国务卿蒂勒森123日称,虽然(美国)依旧愿在联合国扮演重要角色,但在这一协议中,美国的主权不容被侵犯。美国会加强自己的移民法,确保自己的边境安全。特朗普还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美国必须纠正其宽松的移民体系,该体系使得太多危险的、没有充分审查的人进入我们的国家。今天的恐怖嫌疑人通过家庭连锁移民进入我们的国家,这与国家安全是不相容的。有评论认为,这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原则的体现,说明美国已经从全球化的主导者、熔炉国家的代表,转化为逆全球化的典型和保守主义的象征。

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美国政府抛开了本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在5月底举行的第43届七国集团会议上,特朗普成为唯一一名不承诺坚守《巴黎协定》的领导人。61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旨在限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的《巴黎协定》。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仅使国际社会不满,也使国内社会不满,美国的一些州和城市仍在各自范围内继续推动绿色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有380座城市的市长宣布继续坚守《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1212日,一个星球全球气候峰会在巴黎举行,与会人士宣称,无论特朗普政府是否参与,世界都将转向更为清洁的燃料,并减少排放。

欧盟家务事烦恼多

2017年,是欧洲的大选年。由于欧洲极右民粹主义政党势力有所抬头,对2017年欧洲事务抱持悲观的论调曾一度甚嚣尘上。但是,随着欧洲各国大选尘埃落定,预想中的黑天鹅事件并未发生,一些民粹主义候选人反而纷纷折戟沉沙,并未如外界担心的那样赢得选举。虽然如此,欧洲仍然承受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压力,尤其对于欧盟而言,其遇到的家务事,也是烦恼多多。

欧盟与英国的脱欧谈判耗时费力。2017117日,英国首相特里莎·梅就英国脱欧方案发表演讲,公布较为清晰的脱欧路线图。这是英国公投脱欧之后首次给出明确的脱欧路线图124日,英国最高法院裁定,英国政府在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国会批准。21日,授权英国政府启动脱欧程序的法案在英国下议院进行二读表决并获通过,一周后又进行三读表决并获通过。3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欧程序,619日,英国脱欧谈判在布鲁塞尔正式展开。128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宣布,双方就脱欧三大核心议题取得一致,这标志着脱欧谈判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双方即将开启包括贸易协议在内的第二阶段谈判。然而,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1210日却称,英国作出让步以推动谈判只不过是一种意向声明’”,没有法律效力。随后,121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又表示,英国预计将向欧盟支付350亿至390亿英镑左右的分手费,但前提条件是双方要达成一份贸易协议。由于英国政府在其国内的脱欧话语权受到挫折,脱欧谈判的前景可能会进一步复杂化。

欧盟国家内部极右政治势力扰乱政局。先看荷兰。荷兰虽小,但在欧盟的角色却极为重要,远在欧盟出现之前,它就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而且,它是欧元区成员,假如它退欧,对欧盟的打击会更甚于英国脱欧。因此,2017年荷兰立法选举被视为民粹与极右思潮在欧洲影响力的首场摸底315日,荷兰立法选举投票,翌日初步统计结果出台,一直公开鼓吹退出欧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反移民政策的极右翼自由党领导人威尔德斯最终被荷兰首相鲁特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击败,亲欧派获胜,避免了激进派在荷兰的势力坐大,消除了欧洲怀疑论者动摇欧元区核心国家的担忧,这也让欧盟大松了一口气。再看法国。参加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但最终未能获胜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在全球化欧盟问题上抱持悲观主义,批评全球化欧盟给法国带来了种种危机灾难,主张与欧盟就脱离欧元区及终结申根协定进行谈判,谈判完毕后就法国是否脱欧举行全民公投,还要求欧盟废除与加拿大的自由贸易条约。支持勒庞立场的还有极左领袖梅郎雄等派别,他们认为只有他们才真正代表最广大的受到全球化欧盟体制危害的法国底层民众。让欧盟放心的是,马克龙胜利当选法国总统后,法国作为欧盟的基本盘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再看奥地利。20171015日,奥地利举行大选,31岁的保守派政党领导人库尔茨及其人民党在选举中获胜。但库尔茨的政治立场非常保守,在难民政策上的态度很强硬,反对大规模接纳难民,主张削减外国人福利金。在此次大选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奥地利自由党的得票率在所有参选党派中排名第三。有分析认为,奥地利自由党在政坛地位的上升,会进一步放大其反欧盟、反欧元等系列主张,从而影响本国政府针对欧盟的政策,使欧盟一体化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再看德国。在20179月的德国大选中,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在大选中虽保住第一大党位置,但支持率大跌。成立仅4年的德国选择党获得将近13%的选票,首次成为联邦议院第三大党,仅次于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这两大老牌政党,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极右翼政党首次进入德国议会。极右势力在德国异军突起,致使默克尔地位下滑,稳国内将成为德国新政府第一要务。

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0171211日,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创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从综合国力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最有分量的大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也得益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得益于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与担当。

主动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有学者指出,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已经滞后,用国际关系的老方法解决全球治理的新问题,常常会带来改革停滞、治理无力、热点频发等问题。因此,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卸责战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动作为,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20171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74日,习近平主席又在德国主流媒体发表了《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署名文章,为世界未来发展勾勒出美好图景。

积极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4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双方同意在新起点上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118日至10,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继海湖庄园会晤、德国汉堡会见之后,两国元首第三次会面。此次会面,两国最高层的政治共识得以强化,都同意要从战略上引领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学者指出,中美关系是由中国和美国相互塑造的。过去,美国影响中国的地方多,现在中国影响美国的地方多。因此,中美两国应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保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态度,改变自己的策略,积极影响世界。

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务实合作。20175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也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来自13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约15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包括29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会议发表了成果清单,共有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此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找到了将各国和各国人民利益成功联系在一起的解决方案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