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发布时间:2018-05-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王 民    
 

 

 

201712月,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调研就来到徐州徐工集团视察,充分肯定徐工发展取得的成绩并作出重要指示,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我们深深感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徐工的今天,徐工人正是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破除思想观念的禁锢和体制机制的束缚,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才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愈战愈强,闯出了一条地方国企发展壮大之路。

一是矢志改革勇攻坚。徐工集团是改革的产物,又在改革中不断成长。1999年起历经四年改革攻坚扭亏为盈,之后以徐工机械重组上市突破改制不成的困局,以深化企业营运机制改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徐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全力支持徐工改革,放手让我们更新观念、大胆决策、搏击市场,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动力。

二是坚守实业“一根筋”。在解放思想中增强定力、在规模扩张中聚焦实业,是徐工人的不懈追求。建国60多年来,我们与时俱进做专做深做精工程机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以一根筋的执著,把一个地方企业做成了同行业全国第一、世界第六。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指出,徐工这些年发展得很不简单,在很多方面都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三是自主创新攀高峰。创新驱动是徐工突出重围、独树一帜的制胜法宝。我们坚持每年拿出主营收入的4%—5%用于研发,建成徐州、德国、巴西、美国四大研发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自主掌握全球第一吊”4000吨履带吊、神州第一挖”700吨挖掘机、高端液压阀等世界先进核心技术,打造国内首个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徐工工业云,展示了民族工业创新超越的强大正能量。

四是全球拓展天地宽。开放为徐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从1992年出口第一台设备起,徐工大力走国际化道路,海外收入从每年不足千万美元到超过23亿美元,拥有5大海外制造基地、10KD工厂全球布局,并购的德国施维英公司是欧美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巴西生产基地使徐工成为南美主流品牌,企业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徐工实行集团化改革后的第30个年头,徐工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和使命。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抢抓历史性机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这一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优异成绩交上满意答卷。

徐工将坚持高点定位,全力冲刺工程机械产业“珠峰登顶”。主动对照全球标杆企业,高点定位、重点突破,奋力登顶行业“珠峰”。将工程机械打造成700亿元主导产业,把核心零部件、重卡、环境产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推动信息技术、军民融合、资源循环再利用、产融结合、服务型制造对主业形成强大支撑。将突出创新引领,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敢于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靠创新跑出加速度、创出高效益、转出高质量。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国企治理体系。探索国企改革的徐工模式,夯实徐工做大做强的科学治理支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企党的建设。将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培育跨国经营“新航母”。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稳妥“走出去”,以全面国际化思维打造国际化徐工。加速市场国际化,加速布局国际化,加速经营国际化。

(作者系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