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

发布时间:2019-01-2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包咏菲    

上海:扶持高水平社会办医品牌化发展

上海发布健康服务业50,扶持高水平社会办医品牌化发展,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市卫健委与上海保险交易所签约,试点开展保险产品创新和核保理赔服务等工作。推进不良执业记分管理,形成不良医疗机构、不良执业人员的退出机制。推进“5+X”健康服务业园区建设。发展高端家庭医生服务市场,培育若干家庭医生服务品牌。

深圳:“先租后让”试水土地出让新模式

深圳龙岗区先行先试出让工业用地,该区一处位于宝龙街道的地块由一企业以“20年出让3270万元竞得。该地块是深圳为破解工业企业用地难、用地贵等问题,强化产业强区的土地要素保障,创新土地供应模式出让的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是指政府以租赁方式供应一宗产业用地,租赁期限为5年。企业竞得该地块,需与政府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及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租赁期限内,企业的产值、税收等指标通过履约考核,则上述土地使用权由租赁转为出让;若未能通过履约考核,租赁期满将收回土地使用权。

重庆:市场化运作纾困基金帮扶民企渡难关

重庆市印发《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8项政策干货。建立首期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民营企业纾困基金,以市场化运作帮扶存在流动性风险等暂时困难的民企渡过难关。联动区县和社会资本,将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规模扩大到20亿元,覆盖面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大型民企。严格落实各项社会保险费减负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浙江:打造“十联动”创新联合体

浙江省出台“科技新政50。明确5年建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取得100项左右国际先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培育100家左右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紧扣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技术需求,实施15个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全面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十联动创新联合体。

四川:“5+1”现代产业体系有了施工图

四川省明确将着力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把“5+1”现代产业体系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要求一方面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数字经济,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湖北: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湖北省出台《湖北省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网络基础设施各项指标达到全国一流。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重点终端产品,拓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信息消费需求。

 

上海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释放新信号

灵 骢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对上海科技奖励制度中的提名机制、奖励对象、颁奖周期、奖项类别等作出新的规定。《实施方案》到底新在哪里,又透露了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哪些信号?

一、从“在上海”到“为上海”,外籍科技工作者纳入四大奖的授奖范围

四大奖奖励对象由“公民”改为“个人”是《实施方案》中最为创新、也最为亮眼的一笔,这意味着只要是为上海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无论国籍,都将站在同一条评奖的起跑线上。市科委计划处副处长韩元建表示,扩大授奖范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需要。未来,上海的授奖理念将从“在上海”变为“为上海”,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除了扩大授奖范围,提名和评审环节也将出现更多的“洋面孔”。以往上海科学技术奖的评审专家队伍还是以国内专家为主,今后的奖项评审将更国际化。

二、改“推荐制”为“提名制”,明确责任严惩学术不端

《实施方案》提到,改革现行由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的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相关单位提名的制度。提名制是国际上科技奖项评选通行的制度。韩元建表示,其与推荐制的不同之处在于提名者和推荐者的责任不一样,一般来说,推荐人的责任随着推荐环节的结束而结束,提名人则要对被提名者的整个评选过程负责。为了进一步增强上海科学技术奖的透明度,明确提名者、被提名者、评审专家、组织者等各奖励活动主体应遵守的评审纪律。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还增设了监督委员会,这也是地方科技奖中首个设立的监督机构。该机构具有一票否决权,只要发现有重复报奖、拼凑“包装”、请托游说评委、跑奖等行为,或造假、剽窃、侵占他人成果的,一律取消评奖资格,违规的责任人和单位将被记入科技奖励诚信档案。

三、加大个人奖励力度,奖励金额大幅提高

上海科学技术奖中的两个人物奖——科技功臣奖和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原本是两年一次,《实施方案》发布后,这两个奖项的评审周期调整为一年一次,以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奖励金额也有了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今年的上海科技奖中还将出现一个“新面孔”——科学技术普及奖,这也是地方科技奖励系统中首个以“科普”之名单独设立的奖项。“科普奖”的出现是对上海繁荣的科普工作的一种肯定。事实上,在历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上海有一批从事和践行科普的科技工作者多次斩获国家奖,如今年揭晓的三个国家奖科普项目,上海就占得其中两席。科普单独设奖后,将进一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爱科学的精神在上海蔚然成风。

(根据文汇报内容整理)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