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发布时间:2019-02-2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何 乐    
 

 

美俄《中导条约》争端再升级

美国国务院日前宣布,于2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后针锋相对地宣布,俄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不再就《中导条约》提议举行新的国际谈判。外界普遍认为,两国退约将让全球步入一个战略不稳定时代,核武器扩散风险正在迅速上升。围绕退出《中导条约》,美俄两国斗法不断升级,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退约更会使国际社会对全球核军控的努力遭遇挫折,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

慕安会用“破碎的拼图”形容当前国际秩序

215日至17日,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今年参会政要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大国间竞合关系、欧洲前景和西亚北非局势成为各方关注的三大焦点话题。会前,主办方发布了题为《全球拼图:谁来拼起碎片?》的年度安全报告,将当下国际秩序描绘成一个破碎的拼图。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上对当前全球的单边主义倾向发出警告,呼吁国际合作应对各种挑战,并指责美国的贸易和安全等政策。

气候变迁或成人类最大安全威胁

非营利组织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调查显示,全球26国的受访者最担心的安全隐忧依序是气候变迁、恐怖主义和网络攻击。皮尤研究中心于20185月至8月访问27612人发现,26国受访者中,有13国受访者认为气候变迁是全球最大威胁,8国受访者认为最大威胁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另有4国受访者认为是网络攻击。据悉,忧心气候变迁的人数自2013年以来暴增,这份调查中,美国、墨西哥、法国、英国、南非等国忧心气候变迁的人数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加。

日本陷入“无感型经济复苏”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最新经济形势报告,称日本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特别指出自201212月份开始的本轮经济复苏可能成为日本最长复苏周期。但很多日本国民称此轮经济发展是无感型经济复苏2007年日本家庭可支配收入有44.2万日元,10年后却降到43.4万日元,主要是个人支付的税金、养老保险、护理保险等社保费用增加了1.3万日元。缩小政府报告数据与百姓实感的差距将成为日本政府又一项重要任务。

匈牙利生4孩以上女性将免缴个税

2019210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表示,政府将大幅提高多子女家庭的财政补贴力度,以鼓励生育,应对人口减少。除了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增加外,政府宣布:生育四个或更多孩子的女性,可终生免缴个人所得税;年龄低于40岁的女性首次结婚,可申请1000万福林(约合人民币24万元)的贴息贷款,若生育三个孩子贷款就全部豁免。

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212日,马其顿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早年,因国名争议,作为欧盟和北约成员的希腊反对马其顿加入欧盟和北约,认为原国名暗示马其顿对希腊马其顿省有领土和文化遗产要求。20186月,马希两国达成协议,以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作为希腊同意其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条件。

 

大国抢滩人工智能新蓝海

砳 之

随着2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字启动美国AI倡议,世界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推出人工智能(AI)发展战略,全球AI竞赛声势日渐增长。

当前,正值两轮科技红利的交替期,移动互联红利逐渐消退,AI红利兴起。AI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它将拓展人类的智能,极大提升人类智力所能创造的价值,并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学者预测,未来几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60%左右的增速,到2020年即可成长为6800亿美元量级的市场。此外,该技术还可运用在军事层面,以色列军方已使用AI分析辅助决策,新加坡也计划在军事领域推广AI运用。由此可见,AI在可见的未来将成为一国军事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高度去把握和谋划。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发展AI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2017年,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4月,欧盟委员会计划未来三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200亿欧元;20185月,法国发布《法国人工智能战略》,提出建设人工智能强国的目标;20186月,日本出台《未来投资战略》,重点推动物联网建设和人工智能的应用;20187月,德国颁布《联邦政府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要点》;美国日前推出的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核心更是追求“美国AI第一

根据今年131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首批系统研究AI技术趋势的报告《技术趋势2019:人工智能》显示,美国和中国在AI专利申请和科学出版数上遥遥领先,但其他科技发达的中等强国也不甘落后。美国在AI通用芯片领域具备较强优势,日本较为擅长模糊逻辑、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处理领域,韩国在本体工程领域优势明显。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AI力量,可应用的AI产品落地最多,人工智能企业超千家,特别是在2G(对政府)2B(对企业)场景端和算法端上实现快速迭代。

比起政府,科技巨头企业可能在这场AI大比拼中起到更为关键性的作用。数据统计,AI领域最多的专利申请源自该领域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在全球前30名专利申请方中,有26家是企业,仅有4家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美国IBM和微软分别以8290项、5930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数排名前两位,日本东芝(5223项)、韩国三星(5102项)和日本NEC4406项)分列345名。科技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科技巨头,不仅对AI领域大笔投资,更拥有技术突破所必需的数据生态系统和人才,通过在全球设立地区研究中心,能更为快速地实现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转移。一些实力稍逊但经济和技术发达的国家为此积极与科技巨头合作,助力本国快速抢滩AI领域。法国鼓励私营企业向全国各研究中心投资;英国宣布与私营企业合作,为AI相关的开发注资14亿美元;新加坡利用其商业友好型投资环境,推出“AI新加坡计划,吸引项目落地,如阿里巴巴首个海外研究中心。在这方面,我国企业尚显不足,仅有两家企业跻身全球AI专利申请前30强,分别是排名15的国家电网和排名26的百度。

责任编辑:何 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