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词

发布时间:2019-07-26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     作者:苏胜利    
 

经济恐怖主义

该词最早由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提出。2018年底,他提出美国对伊制裁是经济恐怖主义20197月,伊朗外长扎里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会议上说,经济恐怖主义的目的是给目标国家制造经济恐慌,也给其他国家制造恐惧,以阻止其他国家在该国投资。20194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同样表示,土耳其绝不会向经济恐怖主义屈服

 

创意阶层

是指由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诗人、画家、艺术家等共同构成的群体,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教授首提。他认为,随着创意在当代经济中异军突起,在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等职业群体之外,创意阶层迅速崛起。这启示我们,创新绝不仅限于技术发明,还涵盖一切文化和经济活动中形形色色的创意;创新不仅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艺术家,需要一切拥有创意才华的人群。

 

政治攀附

指有干部挖空心思巴结领导,寻靠山找后台,妄图结成利益共同体,谋求快速升迁。其实质就是将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他人身上,希望通过他人的升迁来带动自己。长期下来,会形成以某人为中心的政治利益同盟,同盟中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会衍生出畸形变异的上下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近年来,该词多次出现在中央纪委通报的违纪违法案例中。

 

沪伦通

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机制。符合条件的两地上市公司,可以发行存托凭证(DR)并在对方市场上市交易。2019617日,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展沪伦通业务,沪伦通正式启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投资境外优质上市公司的机会。

 

共享农庄

这是就农村集体土地改建租赁住房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即通过把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成为可以满足市民田园生活、度假养生的一房一院一地模式,再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及城市消费者四赢的局面。北京、海南等地设立了共享农庄示范区,并开始向全国各地推广普及。

 

软技能

近些年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术语,是相对于求职者在某专业领域从事工作、进行研究而应当具备必要的硬技能而言的,指赢得他人认可和合作,放大自己的资源,以获得超越自身独立能力的更大成功的技能。这主要包括沟通、倾听、团队合作、领导能力、演说技巧等。不管社会和岗位如何变化,这些技能都是个人发展必备的综合素质能力。

 

职业假笑

指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做出的笑容,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皮笑肉不笑。前不久,浙江宁波某高速路收费站的一名男收费员微笑送行,被戏称职业假笑。许多网友对于收费员的微笑行为表示理解,认为他很努力,每天笑很多次很累,我们应当少些嘲讽、多些宽容。也有网友开始质疑国内一些行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一刀切的微笑服务

 


正在崛起的夜间经济

在城市生活的人,对夜市都不陌生——下班后逛逛热闹的夜市,可以买点零食小吃,或是买点日常杂货,卸下一天的疲惫。如今,夜市有了升级版——“夜间经济,指从当日下午6时到次日早晨6时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

夜间是重要的消费时段。资料显示,美国人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在国内,一些城市大型商场晚6点至10点的销售额超过全天的50%。其中,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已占全天的62%,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是夜间消费的贡献。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质的提高,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

培育繁荣的夜间市场,成为扩大消费、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尤其是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因此,夜间经济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目前,北京、上海、绍兴、济南、兰州、天津等多地已出台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满足居民想消费的基本需求,提供能消费的便利服务。

比如,北京把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作为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支持建设24小时便利店,鼓励有条件的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颇为引人关注的是,北京设立夜间经济掌灯人制度。掌灯人通常由市、区、街(乡镇)三级政府部门主管领导以及商、协会负责人担任,统筹推进夜间经济发展,负责了解区域内的夜间经济运营情况、居民需求。

上海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建立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夜间区长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负责统筹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上海还将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引进培育夜间文化艺术项目,对深夜影院、深夜书店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秉持审慎包容态度。

业内人士指出,夜间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开放度、活跃度、投资软环境及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本地居民来说,提高夜间消费质量,能让其更好地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增强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还能丰富旅游体验,留下美好、难忘的旅游印记。发展夜间经济,可谓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夜间经济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公共交通能否跟上,为消费者和延时下班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怎样管理好夜间餐饮的噪声、油烟问题,避免打扰正常休息的居民……因而,发展夜间经济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各地制定更为完善的引导政策,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为夜间消费提供系统保障。

(盛励整理)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